“美国每10万人拥有5名康复医师,而我国仅有0.4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将一组对比数据带上了全国两会,并提出了《关于支持建设康复学科生态体系的建议》。
2021年,李校堃经历了一次脑溢血,在有效康复后返回工作岗位。“很多人认为这是个奇迹,其实关键在于及早介入康复。”这次经历让李校堃开始关注康复医学的发展。
李校堃指出,康复科学以研究解决功能障碍为核心,涵盖康复预防、评估、治疗及康复工程全链条。目前,康复医学在我国仍被定位为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而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康复医学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这种定位严重制约了康复科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造成康复科学专门人才培养不足。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康复医疗行业执业(含助理)医师数量仅为2.9万人,占整体执业医师规模的比重为1.3%。康复人才的结构不合理,目前康复相关专业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招生数量比例大约是3:1:0.1,且比例失衡趋势仍在继续扩大。
因此,李校堃建议将康复科学纳入国家一级学科,建立全面系统的康复科学体系,并提升其在国家医学体系中的地位。
此外,李校堃还建议建设康复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开展前沿康复科学研究,推动康复科学科研水平提升,建议单独设立科技助残康复领域的系列重点研发项目。
针对当前康复医疗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李校堃建议加强科学规划,整合优势资源,建设区域康复医疗中心。以温州地区为例,他提出整合温州医科大学及温州地区康复康养领域优势资源,建设浙南区域康复医疗中心,并提供覆盖全学科、全生命周期的医康养服务。同时,推动高校、企业、康复机构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产业创新联合体,打造“中国康养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