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由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国著名专家合作的研究成果《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及高度近视现状及未来预测:2020~2050》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该研究显示,我国当下高度近视的总体患病率为5.3%;在15~19岁城市儿童中,这一比例已达到10.6%,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23.3%。
记者了解到,对于高度近视的治疗,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早在建院之初,即1998年就开始了探索,2024年开展后巩膜加固术。截至目前,该院已经开展了上万例这种减缓近视进展的“神奇”手术。
“如果把高度近视眼轴的增长比喻成是一辆失控的车子的话,那这个手术就犹如给车子踩上了刹车。”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高度近视专科主任徐栩介绍,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或眼轴长度超过26.00毫米,就属于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通过将一层特殊材料植入眼球的后部,来增强眼球壁巩膜结构的稳定性,减缓眼轴的延长,从而减少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的风险。她曾碰到眼轴最长的为37毫米(成年人正常眼轴长度小于24.8毫米),近视度数超过3000度。
“高度近视患者的周边视网膜变性、近视性黄斑病变等病理性近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还会引起视网膜脱落最终导致不可逆的盲。”徐栩介绍,后巩膜加固术对于青少年发展迅速的进行性近视,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每年进展超过100度,伴有眼球前后扩张,后巩膜葡萄肿形成,伴有或不伴有视力下降;年龄20岁以上者,近视度数超过1000度,视力进行性下降,后巩膜出现明显的葡萄肿;年龄大于55~60岁者,尽管屈光度不增加,但合并有明显的视网膜、脉络膜退行性变,可应用后巩膜加固术。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复位手术的同时可行后巩膜加固术。
那么近视会不会发展成高度近视?对此,徐栩介绍,如果现在已有的度数和眼轴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近视度数和眼轴的增长超出了正常年龄的范围、有高度近视家族史以及有不良的用眼习惯等群体,都应采取控制近视发展的有效措施,如佩戴近视防控眼镜、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点眼等。
预防高度近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生活的多个方面入手。徐栩为大家推荐了以下预防措施:
1.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特别是电子屏幕,每用眼45~60分钟后至少休息5~10分钟。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书本与眼睛的距离应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时要有充足的光线,避免在昏暗或过于强烈的光线下阅读。
2.户外活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保证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3.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C、D以及矿物质如钙、锌等,这些成分对眼球的发育有重要作用。
4.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早发现视力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