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王先生腿上长了很多疙瘩,到医院一查,发现是神经源性肿瘤。近日,医生通过手术剥离其中8颗大的疙瘩,最大的个头与乒乓球相仿。
今年47岁的王先生,在20多岁时就发现左小腿皮肤下有很多米粒大小的疙瘩,既不痛也不痒,由于对生活没什么影响,就没太在意。20多年后,他发现这些小疙瘩越来越多,脚底也长了几颗,踩下去感觉有点痛,最大的那颗在膝盖上,一压就痛。
王先生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就诊。该科副主任医师涂明仔细问诊后,认为这不是普通的皮肤肿物,建议做MRI、神经B超和肌电图检查。
MRI和神经B超均提示,患者左下肢和左足底有数十个结节,小的如米粒,大的如乒乓球;肌电图还显示左腓总神经、左胫神经损害。原来,这些疙瘩是沿着周围神经呈串珠样生长的神经源性肿瘤。“这可不能盲目切除。”在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和B超精准定位下,医生为王先生剥离了其中8颗肿瘤。术后的病理诊断确认是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
涂明介绍,由于该患者腿上的肿瘤数量太多,无法全部切除,只能挑选其中最大的几颗切除,有些直径几毫米的肿瘤暂不切除,以后定期门诊随访。
涂明说,神经鞘瘤是常见的周围神经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生长在手臂或腿部的神经鞘瘤可能形成肿块。神经鞘瘤主要治疗方式以剥离瘤体的手术为主,针对无症状的神经鞘瘤或肿瘤较小时,可以暂时观察或由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
医生提醒,如果发现肢体皮下包块,同时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症状,应考虑周围神经发生肿瘤的可能。如果压迫包块伴有放电样刺痛感,应高度注意,及时到医院就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