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都市报:把脉心理教育“温州模式”——四家医院成为市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共建单位
  • 作者:佚名    通讯员单位:温州都市报   编辑:张晓 叶少芳   字数:   浏览:3928
  • 2月28日下午,温州医学院学院路校区学术报告厅会议室内,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专家们相聚,为今年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会上,市教育局和温州医学院的领导为温州市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的四家共建单位授牌,四家共建单位分别是温州市民康医院、温州康宁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学附属第二医院。

      去年5月,温州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正式落户温州医学院。中心协助市教育局举办了温州高校赴四川地震灾区心理辅导老师专场报告会;邀请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施琪嘉教授为全体高校专兼职老师开设家庭治疗培训班;发行第一期《心携》杂志等,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温州模式”。会上,专家们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一模式提出了不少建议:

      王小同(中心专家组组长、温州医学院康复系主任、教授):目前中心定位以高校为主,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应让覆盖面更广一些,普及到中小学。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准备在各大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拓展项目建设。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建议将普及、提高、宣传、学术相结合,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和发展的是处于中间层的绝大多数的学生,但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纠偏,给有精神疾病的学生进行治疗等。

      宫本宏(温州康宁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中心应该扩增队伍,不只局限在高校,还要吸纳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多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支持培育,参与交流个案,积累处理危急情况的经验;受益对象也不只局限在高校学生本人,对其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一样重要。

      黄汉津(温医附二院神经内科主任):自杀具有“传染性”,会起到榜样作用,但也是可以预防的,所以心理工作者要重视分析总结自杀的规律,及时把握有无自杀倾向,认真为学生这个层面的求助者导航,减少自杀率。建议给高校学生进行生命的教育,让其认识、珍惜和尊重生命;设立“心理气象员”,可让心理健康工作者及时掌握和捕捉预警信息;广泛开展心理咨询等。

      林崇光(温州市民康医院副院长):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提高情商的课,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以增设关于面试技巧的课程,这对他们职业生涯良好开端,缓解职业压力都有利。

      戴王磊(温医附二院心理科主任):成立跨学区(重点不仅仅在温州医学院)的心理辅导中心;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热线;心理杂志还需要多一些老师的心理分析文章,少一些文摘。

      郭晗峰(温医附一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要在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上下大力气,组建温州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讲师团的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各大院校的心理健康。

      黄国胜(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中心需设立心理咨询师督导制度,定期开展督导会,一方面可以解决心理个案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心理咨询师的心理不受污染。中心要让更多取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老师加入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当中。

      林巧爱(温州医学院副教授):希望中心建议长效的机制,开展特殊群体的心理辅导,团队的心理辅导也要多开展。中心做强做实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到全市的高校之后,可扩大到中学生的范围。

      上图市人大副主任王小同(图中)和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志宏(图右)向温医附一院授牌。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