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读博
2018年底,暨玲正在山东大学准备博士论文答辩时,获悉选拔医疗队员前往中非援外任务的消息后,当机立断推迟了博士论文答辩,主动请缨援助中非。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如愿加入由11人组成的中国第17批援非医疗队。他说,能去中非历练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机会,一旦错过会遗憾终生。
排除“万难”
2019年6月22日,暨玲随医疗队抵达中非开始了为期18个月的援外任务。在出发前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当暨玲和队员们亲眼见到中非的贫困和落后、医疗物资极度匮乏。
没有自来水,拎着水桶去找水;没有食材,开辟菜园;医疗器械出现故障,便对着说明书自学维修……
暨玲在自己房间开辟了一个维修工作台,研究医疗器械和电路知识,渐渐成了医院里的“万能哥”。在爆发新冠疫情后,暨玲带领队员利用库房里的老旧器械,仅花了一个小时就重新组装了中非仅存的3台呼吸机。
自制“药膏”
今年1月份,暨玲接待了一名患有大面积皮肤创面缺损与感染的患者,病情急剧恶化于治疗一周后离世。这引起了暨玲的警觉。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和比对、向世界卫生组织求证,最终确定了这是一种中非医疗史上从未出现的热带病Buruli溃疡。
暨玲和队员结合中医原理,利用当地草药,在自己身上的创面做试验,历时4个多月的临床研究,最终研制出一种简易的草药药膏。解决了贫困国家医药物资匮乏的问题,临床应用后对Buruli溃疡疗效显著,大部分病人病情得到控制,2名病人在用药后已完全康复。
谈起新冠疫情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暨玲毫不犹豫地说是“坚持每天穿防护服”。中非属于热带国家,长年气温居高不下,身着密封性强的防护服,“就像一个行走的‘蒸炉’”。因为长期闷在防护服里,常常因缺氧而出现头痛等症状,暨玲还“闷”出了湿疹。尽管如此,暨玲没有一丝抱怨,他说伤痕和疾病也是医生的勋章。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