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讯受疫情影响,一些患者把眼病一拖再拖,导致严重,同时给医院也造成很大的压力。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底病中心主任吴荣瀚最近以来手术安排满满的,近日,他一天安排了26台手术,为患者挽救视力。吴荣瀚提醒,发现眼病要及时就诊,以免耽误了病情。
吴荣瀚主任当天是怎么做手术的呢?他在当天上午7时30分进入手术室, 一直做到当晚9时30分结束,连续做手术14个小时,吃饭就在手术室里扒几口不过10来分钟,病房、手术室衔接流畅、手术顺利完成。
患者从8岁葡萄膜炎的小病患到87岁糖尿病眼底病的老人,从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到大范围视网膜切开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手术,再到巨大黄斑裂孔修复手术,其中不乏多位曾在外地多次手术尚未成功的疑难病人、独眼病人(非手术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05),总难度系数堪称年度之最!原本只安排了23台手术,但是有3位双眼黄斑前膜的病人,已经做完一只眼睛手术,觉得术后视力恢复很好,要求再做另一只眼,吴主任考虑又是外地过来就诊,下次手术住院又要重新测核酸,选择为患者手术。但一天之内完成26台眼底手术,对手术主刀、团队医护都是一场硬仗。
来自北京的小任,因为外伤导致视网膜脱离,由于疫情耽误,视网膜增殖病情加重,就诊北京多家医院均被告知无法手术,甚至有医院建议摘除眼球,心灰意冷的小任通过网上查询,了解到眼视光医院的吴荣瀚主任,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温州,最后吴主任在充分分析她的病情后为其安排了手术治疗,术后视网膜成功复位,保住了眼球和视力,离开医院时,小任还向吴主任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谢意。
于先生是半年前因为“视网膜脱离”进行了“玻璃体切除视网膜脱离修复和眼内硅油填充术”,原本计划春节后进行“眼内硅油取出手术”,但是疫情突发,手术被迫延迟。但更不幸的是,在等待疫情解封期间,于先生的眼睛发生了硅油引起的并发症—高眼压症,伴随着视物模糊和持续的眼痛,通过眼视光的网络门诊,我们给于先生相应的降眼压药物治疗,并建议他立即就诊当地医院控制眼压,在解封的第一时间,于先生来到医院,吴主任便为他安排了取油手术,以防止持续的高眼压导致不可逆的视神经损伤。而像小任和于先生这样的“特殊情况”几乎每周都会发生。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给中华大地按下暂停键,全民宅家,停工停产,无数白衣天使的美丽“逆行”,终在春暖花开之时,实现了“抗疫”的初步胜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作为眼科专科医院,虽然没有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但眼视光医院没有停止守护患者光明,疫情期间一直开设24小时急诊,各科室骨干力量、党员先锋纷纷请缨开展门诊工作,开设云门诊,全员参与网上免费咨询并开通网上购药途径,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服务。但是,还是有众多的患者因无法到医院就医接受手术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
随着全国各地通行开放,大量患者前来就医,其中不乏因疫情耽误,导致病情加重的患者,吴主任在门诊每每看到这样的被耽误的即将失明的重病人,都不免为患者感到惋惜,也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晚一天为病人手术,病人就离失明进一步。为了确保患者在院期间的疫情防控安全,医院对病床、手术量进行严格控制,核酸检测、胸部CT等非常规检查使术前准备更为复杂,工作量激增。吴荣瀚主任团队,在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每天多安排手术,尤其为重病人开放绿色通道。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医院的工作也逐渐恢复正常化,手术量逐渐上升,吴荣瀚主任团队的单日手术量从疫情后首个手术日的10台恢复到20-23台,每个手术日都是清晨开始晚上结束,汗水浸透的手术衣,护目镜后手术主刀疲惫但专注的目光,为的就是能早一点为需要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保住视力。
吴荣瀚主任说,如今,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他们在持续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也不要因为害怕医院人员复杂、人群聚集、恐惧核酸检测而延误病情,尤其是存在以下情况时建议大家及时就诊: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黑影遮挡、视物变形、显著眼红、眼痛伴视力下降、眼部外伤等眼病,要及时就诊好。
吴荣瀚从医20多年,被称为知名的“柳叶刀”,是温州市医德模范、入选浙江好人榜,患者喜欢称他为“吴铁人”。去年,他做了复杂眼后段手术1890例,其实他这种拼命三郎的性格与他援非有关,2012年至2013年,做为中国援非队长的他曾三次奔赴局势动荡的中非,两次遭遇战乱,冒着枪林弹雨给患者做手术,书写了医者仁心的中国医生形象。
媒体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