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都市报:“肤生工程”发力破解“创面之殇”
  • 作者:陈忠    通讯员单位:药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编辑:卞成德   字数:1632   浏览:4558

  • 昨天,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发起的“肤生工程”在温启动。该项目旨在为全国深受创面问题困扰的弱势人群提供慈善救助服务,同时培养造血型的创面修复人才,以温州的创面修复成果引领全国、服务大众。

    温州都市报5月18日05版报道图

    将布局“千村千点”,首批6个示范点昨授牌

    据统计,全球约l%的人口被持续性的创面问题所困扰,约5%的医疗费用花费在创面修复上。目前我国由糖尿病、老年病等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起的难愈合创面病例越来越多,而每年需要创面治疗的患者约1亿人次,其中严重患者约3000万人次,糖尿病引发的溃疡创伤从十年前的4.9%上升到35%。在深受创面之痛的人群中,低保、低收入等弱势群体又占了相当大比例。

    为此,温医大药学院整合医药研究院、温州市慈善总会、温州都市报、温州曙光医院等单位联合主办“肤生工程”,立足温州,面向全国,开展精准健康帮扶。

    “肤生工程”每年将组织多次全国大型公益活动,结对医院,对患者进行救助;利用全国义工志愿者平台,建立救助网络,精准帮扶、长期跟踪,解决基层贫困患者创面问题;结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社区家庭医生,开展慢性创面护理培训;在温医大附属医院等建立创面修复专科和人才培养,聘请全国一批创面修复领域专家入库,参与创面修复的大型慈善活动和临床指导研究工作,培养创面修复人才;布局“千村千点”开展精准健康帮扶,让偏远地区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创面修复医疗服务;启动高原地区创面救助援藏医疗项目等。

    昨天的启动仪式上进行了首批6个“肤生工程”示范点授牌、首批10支义工队授旗。义工队将寻找贫困慢性难愈合性创面患者,并提供救助和志愿服务。温州护士学校藏族学生益西卓玛、三郎乓等10人成为首批藏族志愿者,他们将为藏族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当天,首批1名藏族贫困慢性难愈合性创面患者接到温州治疗。温州曙光医院副院长陈善亮分享了“肤生工程”一次救助的感动故事。

    温州市援藏工作组组长、浙江省援藏指挥部副指挥、嘉黎县委常务副书记周建清出席启动仪式,他点赞“肤生工程”是极寒高原最温暖的阳光,给嘉黎患者带来希望。

    慈善总会秘书长肖国庆说,“肤生工程”是面向全国的大型慈善救助项目,主要为深受创面问题困扰的弱势人群提供救助,体现了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扶贫济困的特色。

    “肤生工程”对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2月在抗疫关键时刻,针对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出现了“天使印记”。李校堃院士团队联合温州都市报、温州曙光医院等单位,策划了“肤生”爱心包,共将1516个“肤生”爱心包送给医护人员,抚平“天使印记”。新华社以《温州“肤生”爱心包抚平“天使印记”》报道点赞了“肤生工程”。

    温医大在创伤修复领域有深厚的研究基础,李校堃院士团队深耕创伤修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近三十年,基于生长因子的创伤修复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世界上率先开发成功促组织损伤与再生修复的一类新药和三类载药医疗器械等,广泛应用于烧伤、难愈性溃疡、糖尿病和老年病并发症、重大灾害性创伤、国防战伤救治。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光华工程科技奖、转化医学突出贡献奖等,培养了一批医药人才。

    李校堃院士及其团队不仅取得了该项研究领域的“制高点”,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细胞生长因子开发为创面修复药物的国家。今年1月,李校堃院士牵头成立了“浙江创面修复与转化应用中心暨温州医科大学创伤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致力于引领创面修复基础与转化研究,争创该领域的中国温州模式。李校堃院士担任该中心主任。

    李校堃院士说,“肤生工程”将以温州的创面修复成果,致力于解决广大糖尿病、老年病并发症等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负担。这对于国家推进健康扶贫,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https://m.wendu.cn/article/444584?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