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西昌,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因“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连接在了一起。
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瓯海分院的“微笑病房”里,有一名来自四川省西昌市的患儿,名叫欢欢(化名)。
10月25日,带着心中的“微笑梦”,奶奶背着一周岁的欢欢,从老家辗转50多个小时来到温州,寻找圆满。
这是祖孙俩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但却离“微笑”那么近……
术前
走廊里,哭闹中的希望
经过前期筛查,欢欢的手术档期,被安排在了10月30日。
早上8时30分,微笑病房,兴许是预感到了将要来临的手术,欢欢在奶奶的背篓里一直哭。
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她就因手术要求而禁止进食了,饥饿让她不停哭闹,瘦小的脸庞时常涨得通红。
奶奶轻轻从背篓里将欢欢抱出,从走廊这头,走到那头,来来回回,整整一个早上。她的脚步有些疲惫,但脸上没有丝毫不耐烦,不停地哄着哄着。
尽管一家人在孙女未出生时,就知道她有腭裂。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由于口腔与鼻腔缺少阻隔,欢欢第一次吃奶,就被呛得不轻……
奶奶说,儿子一家有2个孩子,欢欢是老二,由于儿子和媳妇都要务工,小孙女是她一手拉扯大的,祖孙俩感情很深。
看着孙女的时候,她的眼里满是慈爱,讲述孙女的成长故事,话语里还有许多愧疚。“我们就想着娃这次手术后,能变成健康的孩子,胃口好起来,快点长胖。”
有些昏暗的走廊里,奶奶抱着孙女,轻声地用家乡话安抚,不时地在欢欢的脚踝吹口气。
背影渐远,温柔的四川话却久久回荡。
术中
手术室外,焦虑中的等待
6楼手术室外,奶奶眼眶湿润,在不停踱着步子。
她有些坐立不安,不时将头探到手术室的窗口,透过缝隙向里望着。尽管窗户上的缝隙不大,也许根本就看不到什么,可奶奶依然隔一会儿就踮起脚尖看一眼。
每当有人开门,她总是第一个迎上去。“总觉得听到了孩子在里面哭呢。”手术前看起来颇淡定的她,此时脸上却掩不住焦虑和担忧。
欢欢是第三个被抱进手术室的。1个多小时过去了,奶奶的嘴里不停嘀咕着:“怎么还没出来呢?”
11时40分,手术室的门开了,护工喊着欢欢的名字,奶奶三步并作两步,一下跑了进去。
一分钟前,这对祖孙只隔着一道手术室的门,奶奶却觉得仿佛相隔千里。此刻,孙女就在眼前,奶奶的眼眶湿润了,她紧了紧手臂,让孩子和自己贴得更紧一些……
术后
病房内,激动中的热泪
10月31日清晨,阳光照射在欢欢的脸庞上,奶奶目不转睛地看着瞅着,嘴角上扬。
现在,她的笑容可比手术前舒展,虽然前晚抱着宝贝一夜未眠,但看着孙女的新颜,眼角沁出了激动的泪水。
“现在一切都好了,生活终于有了盼头!” 她憨憨地笑着。
当天上午10时,护士通知奶奶,欢欢可以出院了。
奶奶高兴地开始打包着行李,临走前,还特意来到护士站和医护人员们告别:“拜拜!”她挥着欢欢的手,对着医生护士们说着感谢。
或许是因为伤口疼痛,欢欢哭闹得厉害。奶奶用手轻轻摇着,对她说:“不哭不哭,很快就会好喽。”
这一次,欢欢的微笑不再有缺陷,而她们一家,也将过上全新的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