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数量占比达到了78%,发展势头正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温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已达400余家,近3年增加了百余家。现在我市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数量趋于稳定,在市区形成了大同巷、下吕浦、新城、车站大道等几个主要分布地,在各县(市、区)则以一两家规模、技术相对较强的机构作为行业“领头羊”,并带动其他机构的格局。经过近几年的“洗牌”,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日渐壮大,进入发展“快车道”,机构的规模,牙医的学历、技术等都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存在技术良莠不齐、牙医资源匮乏等问题,个别外来口腔医疗机构想在温州扎根,甚至采用无序竞争的手段扰乱市场。业内人士表示,诚信经营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管何时都不能忘记医德、医风,更不能罔顾医疗质量。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牙科诊所的模式转变
目前,温州口腔机构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种:公立口腔专科医院、综合性公立医院口腔科、大型连锁口腔机构以及个体牙科诊所。前两者以基础好、技术强,加之“公立”的牌子,一直以来深受患者的青睐。后两者,这几年迅速发展,因其分布靠近居民区,服务贴近百姓,靠便利、服务取胜。
个体牙科诊所又可以细分为子承父业型、开业牙医型以及合伙制型。浙江省口腔医疗行业协会副会长、温州市民营口腔医疗协会会长邵奇章表示,合伙制型是两三名牙医合作经营,这种模式相较于前两者,可以降低牙医的流动性,在经营规模上也会大一些,另外,在管理、营销等方面更加灵活,总体而言,这种模式更稳定,可能成为未来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主要发展模式。
对于温州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发展,温州市口腔医学会会长、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院长麻健丰给予了肯定。麻健丰介绍,子承父业、师父带徒弟是温州个体牙科诊所的雏形。上世纪90年代,大同巷的牙科诊所盛极一时,最多的时候,汇集了十几家牙科诊所。在当时,形成了“大同巷牙科诊所一条街”的温州特色。后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颁布,越来越多专科院校的毕业生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加入了牙医队伍中,他们之中不少开出了牙科诊所,成为了开业牙医。而目前,这种类型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占据大半,这个过程也让温州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总体结构发生了转变。麻健丰认为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是正面的,随着医疗市场的开放,不少公立医院的牙科医生辞职开诊所,虽然对公立医院口腔医疗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确实这批医师也为提升整个口腔医疗行业的专业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另外,这些年,牙科诊所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过去一张牙椅就开诊,现在很多机构已经具备了4张以上牙椅的规模。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肯定,那就是温州这些个体牙医的学习热情非常高。”麻健丰表示,他们在学习新技术方面舍得投入,并且能够苦心钻研,这也是温州地区牙医整体专业水平较快提升的最大原因之一。“现在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机构与机构形成‘联盟’关系,实行‘抱团’作战,共同发展,这跟温州人一贯的抱团经商思维理念不谋而合。团队作战力量更强大,也利于快速发展,值得肯定和借鉴。”
执业口腔医师稀缺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温州注册的口腔执业医师有千余人,其中有部分是外地人,以河南、湖北、安徽、黑龙江等几个省的居多。按照温州900万人口推算,那么牙医与人口的比例为1︰9000,也就是说,1名牙医要为9000个人服务。对于这样的比例,麻健丰认为虽然跟口腔行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但对比我国内陆城市算高的。“二十年前的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牙医与人口比约为1︰20000,这些年,这个数据正在慢慢缩小,2017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为1︰10000。”麻健丰介绍,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数字显示,这个数据,美国的比例为1︰625,日本为1︰1429。不可否认,跟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温州的差距相当大,但每年医科学院毕业的学生数量有限,并且流动性较大,想要在短期之内迅速提高口腔执业医师的数量并不现实。
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一个短板。在采访中,邵奇章坦言,这几年,牙医是越来越难招了。邵奇章告诉记者,由于口腔执业医师的稀缺,不少民营医疗口腔机构在扩大规模时,不得不聘请外地的执业医师,外地的执业医师相对流动性较大,而一名好的牙医起码需要10年的培养期,等把这名牙医培养出来了,他或许会跳槽,或许会圆“开一家自己的牙科诊所”的梦,这是目前很多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因此,不少机构不愿意花精力去培养牙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邵奇章认为正是要大力培养牙医,每家机构都去培养,就不愁没有资源,即便还存在流动性,也是在这么多家机构之间流动。
温州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还面临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口腔医师还存在着整体学历水平较低,高水平口腔医师非常稀缺的问题。虽然经过这些年的模式转变,但还不能一下子拔高整体学历与技术水平。另外,随着资本市场的进入,一些大型连锁口腔医疗机构纷纷落户温州,其在助力温州口腔医疗行业发展的同时,也是问题迭出,比如打一些“擦边球”广告和邀请所谓的明星、名人来误导消费者,比如进社区送一些洗衣粉、食用油等营销手段,来招揽老年人群体。
麻健丰与邵奇章均认为,“拉病人”“搞噱头”“低价战”等无序竞争手段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无论何时,都要坚守质量底线,才能在温州扎根。
精细化专科是未来口腔行业发展方向
作为温州唯一一家口腔专科医院,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一直以来大力发展精准医疗,目前开出7个专业学科方向的科室,提供有针对性的诊疗服务。麻健丰说,过去,牙周科跟牙体牙髓科是在一起的,叫口腔内科,后来进行了分科,有牙周问题的就看牙周科,需要补牙、根管治疗的就去牙体牙髓科。接下来,可能会开出口腔黏膜科,有口腔黏膜问题的患者就可以接受针对性的治疗。“事实上,国外的口腔医疗机构一直在朝着‘专科化’方向发展,它们有着较完善的专科培训机制,特别是一些个体诊所,牙医在学习期间就已经定了自己未来的诊疗方向,比如专攻正畸或种植等。”麻健丰表示,事实上,像这样在某一专科领域做得专业,就不必担心客源的流失,反而会增加他们的粘性。
这种说法也得到邵奇章的认同。他告诉记者,现在有的个体诊所已经在往“专业化”方向努力了,比如有的公立医院医生开出自己的工作室,就自己的专长主打某一方面的治疗,但这需要一个坚守的过程,在没有完全成功之前还不能放弃其他的辅助治疗。
对于不同口腔机构未来的功能,麻健丰认为,基层医疗机构应偏向全科化发展,专科医院则应倾向于疑难杂症的诊疗,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转诊服务。
“靠口口相传、看熟不看生,这样的观念让温州人形成了特有的就诊习惯,而这也给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一个‘春天’,让它们可以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也应正视目前暴露的各种问题,积极去解决。”邵奇章说,虽然协会的相继成立,起到了规范行业的目的,同时也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但归根结底还要靠机构的自律,在这样好环境的影响下,温州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才能更快、更好发展。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