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昨天是“世界实验动物日”,温医大披露,去年该校实验动物达7.4万只
  • 温州晚报:师生立碑缅怀“小白鼠”献身人类健康
  • 作者:王亮/文 余日迁/摄    通讯员单位:基础医学院 实验动物中心   编辑:江叶龙 高拓   字数:1506   浏览:2742
  • 学生时代,解剖青蛙了解器官构造似乎是每一个人的生物必修课。但是,你知道吗?作为活体动物的青蛙,同样能感受到痛感。但研究疾病又离不开实验动物。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实验动物日”,温州医科大学200多名师生手捧鲜花,在“实验动物纪念碑”前缅怀为科学研究作出牺牲的鼠、兔、蛙等各类动物。

    研究疾病离不开实验动物

    该纪念碑位于温医大(茶山校区)求真楼北面的绿地内,碑上刻有“谨以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等红字,碑文右侧有一个二维码,手机扫描可以查看相关视频介绍资料。

    温医大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等在纪念碑附近组织了一场简短却意义深远的献花仪式,参加活动的师生们手持黄菊站立默哀,随后将鲜花摆放在纪念碑周围,以表达对实验动物的哀思。

    该校实验动物中心主任陈锡文介绍,一些动物的身体组织、器官、生理代谢特征与人类较为相似,且人类许多疾病在动物身上可以找到或者复制出来,所以研究人类自身的疾病暂时还离不开实验动物,新药的研发、医术的创新也还离不开实验动物。在实验中“献身”的动物,由实验人员经过处理后,交由学校统一打包回收,再进行统一的焚烧处理。

    陈锡文说:“2017年,我们中心提供教学与科研用的动物以小鼠、大鼠与家兔为主,去年一年这三种动物的实验数量分别约为5万只、1.5万只与0.9万只。”

    放眼全国,实验动物的数量更加巨大,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1100万只实验动物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牺牲。

    有些学生不愿做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分为生理、病理、外科等各类,温医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负责学生们进行动物实验操作的教学工作。该中心副主任范小芳回忆,在实验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不愿意对小动物进行活体实验的学生,其中尤以留学生居多。

    “他们会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考虑,认为这是对小动物的伤害,很多人甚至第一节实验课就直接不来上了。”范小芳告诉记者,通过不断地交流与沟通,老师才慢慢让学生们接受了动物实验,并让他们了解到动物实验对于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无论是生物学、医学、药学、农牧学还是环境科学,都需要将动物实验作为工具和手段。

    李钱欣是温医大眼视光学院2017级2班的学生,他说:“第一次上机能实验课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对动物实验充满了好奇与激动。但在领取实验动物之前,老师和我们讲起了实验动物为医学作出的贡献,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数字都让我从好奇、兴奋转变成了敬畏与敬佩。”

    使用动物实验数量呈下降趋势

    虽然目前的科学研究仍离不开活体动物的实验,但近三年来,温医大教学与科研用的动物数量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以家兔为例,2015年学校共用掉约1.2万只,2016年约1万只,2017年约0.9万只。这组数据还需要结合近三年我校承担与协助的课题数量来综合分析,2015年~2017年,课题数量分别为350项、370项与544项。也就是说,单个课题所使用的动物数量在不断减少。”

    据了解,温医大实验动物中心2009年成立了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制订详细章程,对每年教学、科研用的大小鼠、青紫蓝兔、豚鼠等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进行严格把控。此外,该校规定,做动物实验须严格遵守“3R”原则:Reduction(减少)指在不影响实验数据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动物的使用量;Replacement(替代)指使用其他的实验材料或方法替代动物,开展实验;Refinement(优化)指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尽量减少对动物的伤害。

    范小芳表示,希望学生在操作动物实验过程中,始终怀着敬畏之心,直至将来,能够完全取消动物实验。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