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说起医患关系,很多人不禁摇摇头:有声音说,患者普遍存在对医生的不信任感,导致医患冲突不断升级。也有声音说,杀医等极端恶性冲突事件层出不穷,医院工作人员也产生极不安全感,这些恶性循环正不断加剧着医生和患者两大群体间的鸿沟。
前不久,薛女士来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她不是来看眼疾的,而是来找一位医生要表达谢意的,她说这是完成其奶奶的嘱托。经过描述,原来要找的这位医生是王勤美教授,24年前为奶奶戴胜娇做了白内障手术。
是什么原因,让戴奶奶一直惦记着要寻找当年为她行手术的医生表达谢意?医患关系是否从中能发出新的声音?
夹鱼时筷子夹偏,
白内障让杖朝老人失明
1994年,戴胜娇奶奶已是杖朝之年,双眼失明近1年了,在双眼看不见之前,她经常感觉自己眼睛看不清也有2年时间。当时,她想一定是年纪大了,眼睛老花了的缘故,也就不当一回事。一天,戴奶奶吃饭伸手想要夹鱼吃时,筷子夹偏了,落在了盘子外,这时她才意识到眼睛时常感到模糊看不清,是不正常的。
双眼失明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于是孙女薛女士陪同戴奶奶一起来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查眼睛,寻找可以恢复视力的希望。当时在该院上班的王勤美教授(现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之江院区院长)初出茅庐,作为戴奶奶的主治医生,他经过详细检查后,确诊其为双眼白内障。
家人反对行手术,
老人无私话语触动医生
在得知戴奶奶患有白内障后,家属也很是犹豫是否接受手术治疗。90年代初,白内障复明手术尚未娴熟,再者考虑到老人年龄偏大,又患有心血管疾病,家属担心其身体承受能力,不是很支持做手术。当时王勤美医师也很负责任地同戴奶奶解释,若做双眼手术,结果不外乎三种:双眼可见、单眼可见,最坏的结果是双眼依然都看不见。
这时,戴奶奶对王勤美医师说:“虽然你很年轻,但我信任你,即使术后双眼还看不见,我也没损失,你就当练手,以后要为更多的患者送去光明。”最后戴奶奶决定行白内障手术。
“那个年代,白内障的技术不像现在这么先进,患者家属的担忧也是有其考虑的。但患者当时说出这么无私的话,深深触动了我,我心里想一定要还她光明,这也是我行医路上一直始终牢记的信念——要为更多患者恢复光明。”王勤美教授说,没有想到戴奶奶一直记得他,让他觉得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是有温度的,这种温度让彼此间能更融洽地交流、传递正能量。
孙女思念奶奶
老人的爱心善心一直在延续
时隔24年,薛女士终于完成了奶奶的嘱托,她感谢王勤美教授为奶奶晚年生活打开重新看到世界的天窗。“当时术后,王教授来查房,掀开奶奶蒙着双眼的纱布,在其眼前挥动两根手指,问‘能看见吗?这是几?’。”薛女士回忆道,“我现在依然记得奶奶当时脸上开心的神情,她说能看见,是‘二’。”
眼睛能看见后,戴奶奶一直心存感激,她一直不断地在社会上帮助弱势群体。“我现在是雪君工作室的义工,也是受我奶奶的影响,我希望把她的无私奉献和爱心一直延续下去。”薛女士如是说。
戴奶奶的爱心在延续,医患间的和谐关系在时隔20多年也还依旧存在……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