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长达17页的感谢信 我首先要感谢温医大附二院骨科的厉智医生……还有消化内科的蔡振寨医生,心内科的林加锋医生和宋喜发医生, 血管外科郑继行医生,肾内科的叶涵洋医生……温医大附一院消化内科的陈民新医生……瓯海人民医院的夏医生……洪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内科郑源益医生、全科黄龙华医生、妇产科雷美玲医生、内科黄伟医生……
“我不知道如何感谢这些对我这么好的医生,甚至连杯热水都没有给他们喝……所以,只能写封感谢信了……我一定要完成一件重要大事:给好医生们点赞……”
这些话出自80岁老人陈瑞玉的信中,这封信有17页之多。她用1万多字讲述过去15年里与4家医疗机构的12名医生的故事。
当温医大附二院医务处的工作人员袁权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很是意外,因为平时他主要负责处理患者的投诉等,这次听到的却是一位老人与医生们的暖心故事。
昨天,袁权再次讲起这件事,依旧动容。
1
“腿脚不好,无法一一当面去感谢”
17页的信纸,为了感谢12位医生
“她伸出瘦如枯枝的双手,慢慢递给我一封长达17页的感谢信。”袁权回忆那天的场景。
12月8日下午3时30分左右,袁权和同事处理完一批患者家属反映的问题。“这时,接待室外又出现了一位来访者。没想到,阿婆不是过来投诉,而是专程来送感谢信的。”袁权说,这是他从业10年来,收到的最厚一封感谢信。
陈瑞玉在信中写道:我首先要感谢温医大附二院骨科的厉智医生……还有消化内科的蔡振寨医生,心内科的林加锋医生和宋喜发医生,血管外科郑继行医生,肾内科的叶涵洋医生……温医大附一院消化内科的陈民新医生……瓯海人民医院的夏医生……洪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内科郑源益医生、全科黄龙华医生、妇产科雷美玲医生、内科黄伟医生……如今年岁大了,体质越来越差。每当想起生病之时曾多次得到过这么多好医生的帮助,就心存感激。
12位医生与她的每件事,陈阿婆都记得很清楚,用朴实的话语写进了感谢信中。阿婆告诉袁权,因为身体关系,写这封信花了将近一个月,最后请人打字、打印出来。她曾将这封感谢信寄到医院,但因为地址不对,又被退了回来,“我的腿脚不好,无法一一当面去感谢这些医生,只能通过写信来表达谢意,希望你们一定要帮忙转达。”
2
“钱不够,他得知后又悄悄地打了钱”
蔡医生塞钱给她,还帮忙解决住院费
老人陈瑞玉一个人租住在市区洪殿一带,退休前是我市毛针厂的职工。因年迈,老人有多种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她的老伴早年去世,两个儿子身体也不好,平时靠打零工生活,生活拮据。
“这么多年,我遇到了不少好医生:医术好,态度好,有的知道我生活困难,会塞钱过来,还会打电话关心我的情况。我一定要表达我的谢意,鼓励他们。”陈阿婆说,评价医生的好坏,不仅仅是医术,更要有一颗对病人热忱的心。
陈阿婆的肠胃不好,五六年前,她去温医大附二院消化内科看病,医生蔡振寨给老人开了药。但到了收费处才发现,卡里没钱了。“我就回去跟蔡医生说,钱没带,药不开了。”但让陈阿婆意外的是,蔡振寨从口袋里拿出一叠钱,对她说:“这些钱你先拿去买药,看病不吃药没有用的。”面对医生的好意,陈阿婆执意不肯收。回到家,陈阿婆打开包却看到里面有一沓钱,“有一两千块。”陈阿婆很是感动。
后来每隔一段时间,陈阿婆就会接到蔡振寨的电话,询问身体情况。有一次,陈阿婆的大儿子得了尿毒症,需要住院,“钱不够,蔡医生得知后又悄悄地打了钱。”
“当时给阿婆看病,了解到她家的困境,十分同情,就把她医保卡上的电话存到了手机中。有时候心有牵挂,会打电话问候一下,让她有困难过来找我。”蔡振寨说,他只是给了老人很小的帮助,没想到老人一直记着,“我很感动,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鼓励。”
3
“即使是我儿子,也不一定能做到啊”
郑医生蹲下来帮她穿袜子,老人念念不忘
郑源益是洪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也是该服务中心的副主任中医师,陈阿婆是他的老病人。
病人的医保卡中有多少钱,医生一刷就能了解。于是,有好多次,陈阿婆在郑源益这里看完病,就会发现包里多了一些钱。她知道,那些都是郑源益塞进来的。
有一次郑源益的举动,让陈阿婆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口哭了起来。
“即使是我儿子,也不一定能做到啊。”回忆起那天的事,陈阿婆有点哽咽,“那天,我的脚有点水肿,过来找郑医生。检查开药后,郑医生继续为其他病人看病。因为检查时脱了袜子,我想穿上,可是双下肢有严重的静脉曲张,怎么也弯不下腰。郑医生看到后蹲下来,叫我坐下,给我穿上了袜子。”
老人念念不忘的“穿袜子”事情,在郑源益看来,都是平常之事。他淡淡地说:“都是小事情,这对医生来说再正常不过。”
4
“医生也不容易,大家都相互体谅一下”
阿婆的感恩之心,网友评论“一句谢谢就是动力”
陈阿婆说,她在看病的过程中,也碰到好多病人对医生不理解,心有抱怨。有时候医生说话语气重了,还会跟医生吵架。“其实,医生也不容易,一个早上看了五六十个病人,水没喝上一口,厕所没去一趟,说不定前一天还刚刚上了夜班。你想想,得多累多辛苦。”陈阿婆说,大家都相互体谅一下,不要让医生觉得心寒。
“老人家说起这些医生,眼神里闪着亮光。”听完陈阿婆与医生的故事,袁权很有感触,写下了这次不同寻常的“医患沟通”。袁权说,他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医患暖心的一面,感受这些社会的正能量,“也希望能让更多的医生受到这种正能量的鼓励,更用心地为病人服务。”
陈阿婆这种心存善念、感恩的品质,也让袁权十分感动,他在文章中写道:“善待世界,世界也会善待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会遗忘一些美好的点点滴滴,其实这些美好就在身边。你的无心之举,也许就温暖了别人的一生。”
在袁权文章底下,网友评论留言一片称赞。
“看哭了,太感动了。为好医生们点赞,也为阿婆特意感谢医生而感动。其实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要的不多,每个病人的身体能有好转就是我们的成就感,每个患者的一句谢谢就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有网友说道。
还有网友认为,很多时候,医患双方需要换位思考,需要这样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触动心弦。人生中,有这样的好医生相信人间没病痛。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