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农民,教师,护士……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劳模,也有“浙江工匠”,但他们却有同一个标签“先进”。时代在变化,但榜样的力量不会改变。他们用青春和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书写精彩,用劳动践行温州人的勤善美。在他们平凡的岗位上没有喧闹的表演,只有踏实的工作、执着的坚守。在这勋章的背后,让我们走近今年新晋的劳模代表和“浙江工匠”代表,听听他们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感悟。
王巧麟
人物名片:温州市职工技术协作办公室主任,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他充分发挥技协组织的专业技术优势,投身“五水共治”,2014至2015年,先后主持研发洗车水再生利用装置和中水在院校回用项目,获得两项专利,2016年更是率全国之先创建“技协帮”APP公益服务平台,经常亲自带领各行业技能大师进工业园区、社区服务一线职工、退休劳模及困难职工。
感言:我理解的劳模精神应该是勤劳努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勤能补拙,15岁当学徒始,我就明白只有你做事比别人更努力,更用心,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工作40多年,铆足劲干事,这是我不断创新转型,使温州职工技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秘诀。
林清芳
人物名片:文成县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教二十九年来,她始终热爱教育事业,作为站在教学改革前沿的教师,在教学上能博采众长,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以全新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副校长,积极带头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组织开发各类拓展性课程。曾获浙江省优秀教师、文成县巾帼建功标兵、文成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感言:劳模精神体现在: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不断追求一流的技术水平,干出一流的工作业绩,创造一流的工作效率,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
陈红元
人物名片:瓯海区娄桥街道环境卫生管理所环卫工,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自参加环卫工作以来,始终十年如一日,不怕脏、不怕累,做好本职工作。多年来,他养成了在企业生产高峰期、夏季,凌晨三四点钟就去清运垃圾,晚上天黑了还要拉几车的习惯,避免垃圾堆积腐烂发臭。曾获瓯海区“优秀城市美容师” 。
感言:每个人不一定都成为劳模,既然被评为一名劳模,相信你的付出比你周围的人都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乐于助人。劳模只是一个称号,虽然不能改变我的生活,但是会鞭策和激励我的一生,让我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该做,必须做,而且要做好。
陈木永
人物名片:温州市水利局规划计划处处长、局治水办常务副主任,市劳动模范
他全心谋划“五水共治”,编规划、下计划、抓攻坚、破难点,作为市“五水共治”技术服务专家,积极深入一线,开展蹲点指导服务,取得显著成绩。曾获温州市第三届“模范公务员”、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温州十大水利标兵”、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感言:劳模往往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岗位可能很平凡,每天干的就是一些很普通的活,但他们时刻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把工作当事业,把付出当追求,默默耕耘,坚持不懈,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林碎钗
人物名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市劳动模范
33年如一日坚守在临床一线护理岗位,以医者仁心、严谨求实的态度认真履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曾获省级先进护士、省医疗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温州市“三八红旗手”、温州市学习型党员标兵、温州市最美护士。
感言:临床一线护理工作33年,虽然很平凡,但“爱岗敬业”四字一直铭刻于心,抱着对护理事业的一份热诚,唯有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生命很短暂,每一天都应该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张克
人物名片:温州图盛控股集团公司配电组长,市劳动模范
坚持在电力系统一线岗位奋战了35年。利用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有效解决停电施工项目,并带领班组成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创意活动,获首届公司职工“创新创意”大赛金奖;取得11项实用新型阀门专利;申请受理发明专利3项。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温州市百佳市民、7·23动车抢险局长嘉奖令、中国安装之星、温州市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
感言:在我的心目中,劳模就是最接地气的劳动者。劳模,就是远离哗众取宠、远离邀功请赏、远离浮夸虚荣、远离投机取巧,而是把自己的头深深地埋到踏踏实实的工作之中。这种埋头,这种实干,这种无我,这种无欲,才是劳模精神的原始构件。劳模是可遇不可求的荣誉,只有心无旁骛地干好每一天的工作,劳模的荣誉就有可能不期而至。
兰颜月
人物名片:苍南县凤阳畲族乡鹤山村村主任,市劳动模范
“位卑未敢忘忧国,更不敢忘忧村”。担任鹤山村村主任以来,他针对本村的现实情况,紧紧围绕增收致富,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曾获苍南县新农村致富带头人、苍南县十大优秀村干部等荣誉。
感言:能评上劳模,是我的荣幸,特别感谢大家。对于劳模精神,我有三点体悟:要一心做事 。作为村主任,我不能看着村里一直贫困下去,必须拼命做事,想方设法让村里发展起来;要不畏惧困难。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重要的是勇于迎难而上;要善于学习。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自己,解决更多的困难,做好想要做的事。
李林
人物名片: 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区分局指挥中心主任,市劳动模范
“吃亏是福,向我看齐”,从警以来,他一直扎根基层,无私奉献,18年来,他只因为女儿请过一次年休,一年365天里,他平均每天比别人多加班3个小时。他是警务创新领域的千里马。2014年,他创新推出“旅业式出租房”管理模式,2015年,积极探索“互联网+微警务”新模式,2017年初,他调任分局指挥中心主任后,创新推出特殊人群寻踪平台,建立醉酒人员联动处置合作机制。曾获瓯海区劳动模范、区规范城市管理促进“减员增效”工作先进个人、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先进个人。
感言:劳模顾名思义就是劳动模范,是各行各业中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会创造的一群人,因此我理解的劳模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敬业爱岗、忠诚奉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感受到劳模精神已经融入更多新的内涵,譬如工匠精神,譬如我们公安提出的“勇立潮头、打造铁军”的精神,从辛勤耕耘的孺子牛到带头创新的千里马,这是我对劳模精神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是我努力奋斗的目标。
王朝亮
人物名片: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办主任,市劳动模范
负责市域铁路工程筹划、勘察设计、技术协调、轨道保护、科研与标准等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温州市域铁路桥梁设计专题公关研究,并开创国内市域铁路规范标准先行先试。曾获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市“瓯江杯”奖项,第二届“金锤奖”杰出职工评选,“银锤奖”获得者。
感言:在这个大兴土木的年代,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太多的机遇,所学所用能为这座城市贡献点滴力量,感到无比欣慰。劳模这份荣誉,是对千千万万奋斗在工作一线的劳动者最真实的肯定与鼓励!
周锦云
人物名片:温州云艺瓯塑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工匠”
从事瓯塑工作52年,作品曾为世界50多个国家政府和艺术馆陈饰与收藏,编著了《温州工艺美术》与《温州瓯塑艺术》大型书籍,是国家级非遗瓯塑代表性传承人。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等荣誉。
感言:我荣幸作为“浙江工匠”一员、更深感使命重大!尤其作为一名从事“浙江三雕一塑”、国家级非遗瓯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要坚持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以承上启下、创作精品、培育人才、弘扬光大为己任!要怀着敬畏和感恩的心、永远不断攀登。
温州网原文链接:
温州新闻客户端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