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风的大厅
体检机构只能“体检”已不够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体检这种“重预防、查未病”的保健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采纳。而体检机构也在慢慢变脸,从单一的承担体检任务往“健康管理”方向发展。
何为健康管理?附二医叶同仁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健康管理是基于健康体检结果,建立专属健康档案,给出健康状况评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现在,一家专业的体检机构已经不是仅承担体检功能这么简单了,它还应具备健康管理功能,包括提供专业健康咨询、健康产品开发、健康旅游养生指导、慢性病的管理等。而附二医叶同仁健康管理中心正是这样一家体检机构。
事实上,附二医叶同仁健康管理中心是附二医跟叶同仁合办的,不过,跟不少“公私合营”的体检机构由民办机构掌握主导权不同,附二医叶同仁健康管理中心从体检团队的组建、服务流程的定制、体检专家的安排、医疗质量的控制以及检后管理等都由附二医一手“包办”。之所以这么“强势”,是因为依仗了温医大附属二院这个“强大靠山”。
“健康管理”不仅仅是理念
据了解,作为全国多中心研究的机构之一,温医大附属二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糖尿病方面的课题研究。糖尿病中心主任郑超介绍,很多慢病患者处在一个无人“监管”的“真空地带”,不知道何时该监测血糖、何时复查,而目前慢病又以老年人居多,去医院看病也麻烦。因此中心便承担起慢病管理的功能。
“我们有专门的个案管理师,负责定时通知慢病患者进行监测、复查,并帮助他们把各种检查项目都预约好。如果有需要,我们还会将药品快递给他们,让他们少跑几趟。对于一些疑难病患者,我们会转诊给相应的专家。另外,目前,我们已经在一些社区做试点,将一些血糖仪免费送给社区有需要的慢病患者家里。这些血糖仪跟普通血糖仪不同,它可以通过下载APP,绑定手机之后,所有的监测数据便可以在手机上显示。同时,数据又与我们中心的平台相连,我们便可以同步看到慢病患者的监测数据,这样我们便可以掌握患者的病情,以便随时提醒患者。如果出现了问题,首先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会处理,处理不了,我们会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进行三方视频,解决问题。从目前来看,我们这些举措比较受慢病患者的欢迎,好评不断。”郑超如是说。“在附二医叶同仁健康管理中心检出问题的慢病患者现在都已纳入了我们的平台,享受我们提供的慢病健康管理服务。”
“医院的糖尿病中心做得比较成熟,我们依托这个平台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慢病患者。”据悉,该健康管理中心除了开展糖尿病慢病管理,今后还将会依托医院专科平台逐步组建高血压、脑卒中、高血脂等疾病的健康管理。
“一站式”体检流程很方便
在惠民路与瓯江路交叉口西侧,有一幢五层的独立大楼,这就是附二医叶同仁健康管理中心。这里环境典雅,古色古香,场内更是满眼绿植。交通方便,停车也比较方便,周边区域加上院子,可以同时停七八十辆车。这里的装修风格也挺“另类”,清一色的中式风,连餐厅都不放过,配套了实木椅。特别是一楼大厅,实木屏风、实木吊顶、实木椅子,要不是一抬头看见抽血窗口,很难把这里跟体检机构联系起来。
虽然附二医叶同仁健康管理中心的地方够大,但是“单一体检区域”却不太大,为啥这么“抠”,中心负责人是这样回答的:“我们把整个大楼按照体检流程分成4个独立的体检区域,这样体检者省去了跑上跑下的麻烦。尤其是对于团队体检,中心将会安排在一个区域内体检,私密性更强。”
记者看到,二楼为男性体检区,三楼为女性体检区,四楼为VIP体检区。“基本上,在这一个楼层就可以搞定全部项目,体检者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真的‘迷路’了或者不知道下一项该查什么了,也没问题,每一区域都有3-4名导检人员,一问便知。如果你即将错过某一项检查,导检人员还会主动通知,在第一时间找到你并把消息带给你。”
选择一家体检机构,除了细致、人性化的服务,医生团队与体检质量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附二医叶同仁健康管理中心的医生团队自然都是附二医的,自不必说,同时,中心负责人还特别强调一点:都是“在职”且为高年资的医生。“‘在职’其实很关键,表明目前这些医生都是一线的,而且正值当年,精力充沛。高年资则说明医生的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另外,对于体检后续问题的处理,也不用担心“断片”。中心不仅提供细致的体检报告解读,对于团队体检的,还会派专家上门服务,有针对性地解答疑问。至于体检指标异常的,还开通绿色通道推荐附二医的专家门诊帮助解决,也就说,这里的服务是全套的。
“健康周”拉开序幕 来的都是“大咖”
可能有的人还不知道附二医叶同仁健康管理中心,可它已经“低调”地开业近一年了。11月11日,正值其一周年,中心邀请了不少业界“大咖”来“助阵”健康周。
“这次的健康周活动持续近一周,除了11月16日,从11月11日到11月17日,每天下午2点在中心都有一场沙龙活动,讲座的都是业界的专家。事实上,像这样的沙龙活动也属于‘健康管理’的范畴,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对市民进行一些健康知识普及,让他们提升自我保健意识。这样集众多专家、时间跨度这么长、讲座内容这么丰富的活动即便是在医院也不多见。届时,市民可以在现场与专家互动,向专家提问,有的专家可能平时‘一号难求’,但这次却可以跟他们面对面交流,机会难得。由于场地的限制,每场仅限80个名额,有需要的市民可报名参加。”中心负责人如是说。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