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时,一袋又一袋的草药运入了鸿州社区居委会服务社。药材经由志愿者细细筛选,称量斟酌,再经过揉搓、剪碎、碾压,摇身一变成了易于入味的纸装药包,安静地等待熬制。鼓风,煽火,添煤,一锅一小时,三药万心思。
7时,熬好的药膳粥被端到了人来人往的集市路口,掀起锅盖,绿豆莲子的清香便吸引来了晨起赶集的大爷大妈与家庭主妇,纷纷前来细细品尝。“你们这粥怎么能熬得那么粘呀,孩子肯定喜欢喝的,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已为人母的张大姐拉着志愿者不住地询问着,而他们也很热情地和张大姐介绍药膳粥的配方以及其祛湿解暑、清肺润肠的功效。
正午12时,清热下火的药茶出现在街道十字口,志愿者们支起帐篷,顶着暑气,卖力吆喝着让大家来喝一些免费凉茶解解暑。看到马路边上有清洁工人还在辛勤工作,志愿者马上端去一杯凉茶,并在清洁阿姨的随身水壶里灌了满满一壶,让她在辛苦劳作时能感受到社会对其的关心与感激,身有解暑,心中解愁。
19时30分,广场舞大妈们的地盘上出现了一群白衣红帽的志愿者,以及两个大铁桶。冰糖白凉粉加上薄荷凉茶,两者搭配出了美妙的口感,让凉粉在半小时内分发一空。在那里戏耍的孩子们特别喜欢这“凉凉的果冻”,争先恐后地问志愿者们能不能再给“一小小勺”。如果传统中草药品能够基于“良药”而不“苦口”,变成大家能够接受的口味或制剂,一定更能在年轻人心中占有地位,赢得传承。
23时,志愿者们把明日的药材分类整理,又一一细点了所配的器具与辅料。忙碌的一天即将结束,而中医中药的传承之路却永不止步。明天又会是新的药材之旅,温医学子的中医养生文化宣传活动将在洪家街道持续进行十天。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