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小小热探头“熨平”支气管平滑肌 40多年哮喘病患者神奇不胸闷了
  • 温州商报:附一医首次将非药物治疗手段引入支气管哮喘治疗领域
  • 作者:李杨慈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温州商报   编辑:陈伟   字数:   浏览:2608
  •     患哮喘40年的朱先生终于不用隔三差五往医院跑了,这一切得益于一个直径只有3毫米的热探头。昨天,记者从温医大附一院了解到,该院首次将非药物治疗手段引入支气管哮喘治疗领域,朱先生是浙南地区第一位通过支气管热成形手术缓解哮喘症状的病人。

        患哮喘40多年,数次发作差点要命“这些年到处辗转看病,都不管用。没想到做完手术后,整个人就精神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透不过气、胸闷。”昨天,温医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回访朱先生时,朱先生兴奋地表示。

        今年52岁的朱先生患有哮喘40多年,长期靠吸入皮质激素和口服药物治疗。今年年初,朱先生哮喘症状加重,经常出现胸闷、透不过气,三天两头往医院跑不说,还时不时被家人送进医院抢救。“好几次哮喘发作差点要了我的命。”朱先生说。

        6个月前,医生给他加大吸入皮质激素剂量,但效果仍不理想。经过多次研讨,医院决定给他采用最新的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

        负责此次手术的叶君如医生表示,整个疗程需要三次手术治疗,每次治疗不同部位,每次治疗间隔3周。术前需对其进行适当镇静和麻醉,然后将支气管镜从患者的鼻腔或口腔插入支气管中,选定部位后进行射频治疗。

        小小热探头“熨平”支气管平滑肌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上升,除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也密切相关。温医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玉苹表示,每年门诊都会碰到二三百例哮喘病人,其中5%-8%为重症哮喘患者。前段时间,医院特开设了哮喘专病门诊。

        李玉苹介绍,哮喘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慢性气道炎症,炎症细胞和介质堆积在气道,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厚导致支气管痉挛,从而造成患者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如患者接受正规治疗,95%能通过口服药和吸入药得到控制,5%用常规的药物治疗难以控制。

        “支气管热成形术是针对重症哮喘的非药物治疗方式,首次引入支气管哮喘治疗领域。”李玉苹表示,支气管热成形术是一种内镜下手术,通过支气管镜,将一个直径3毫米的小射频消融探头置入患者支气管腔内,将体外的射频发生器所产生的60摄氏度左右的热能传导到支气管管壁,通过对支气管壁的加热,用热量“熨平”患者增生、肥厚的支气管平滑肌细胞,使支气管平滑肌萎缩、变薄,使支气管扩大,气道高反应性降低,呼吸顺畅,从而减轻哮喘症状、防止病情加重和降低重症哮喘相关发病率,逆转哮喘的病程。

        原文链接:

    invisible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