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带孩子们体验生命课程
  • 温州商报:商报作文班“走出去”课程走进温州医科大学
  • 作者:章瑚 陆佳 吴东方    通讯员单位:温州商报   编辑:姜小玲   字数:   浏览:2140
  •                           

     

        商报春季作文班的最后一节课是在茶山温州医科大学内上的。这一次的“走出去”课程,我们希望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并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6月25日上午,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白鸽志愿者服务社的大学生们为我们50多名作文班的孩子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生命”课。

        异物卡喉了怎么办? 发现身边有人心脏骤停了怎么办?在急救知识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们仔细地向大家讲解了日常中实用度较高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用于解除异物梗阻)和心肺复苏术(用于挽救呼吸心跳骤停),并邀请大家上前做练习。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课程,孩子们都感觉新鲜有趣,一个个摩拳擦掌着急想要练一练手。这样的课程让在一旁陪同的家长也感觉实用,忍不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起来。

        作文班的学生们还参加了人体科普馆,听取讲解员对人体结构以及有关病变的介绍。在这里,关于人体与生命的奥妙之门缓缓打开,孩子们第一次看到肌肉结构、神经系统分布,也第一次看到真实的内脏器官。“好震惊啊。”“太神奇了!” 孩子们对于这样的体验课,纷纷表示大开眼界,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与脆弱。


    参观温州医科大学

    ◆瓦市小学中山校区三(8)班 陈希康

        早上,我来到温州医科大学,来这里参加商报作文班的“走出去”课程。

        首先我们来到人体科学馆,我看到了许许多多人身体内的五脏六腑和各种各样的骨头、神经。过了一会儿,我产生了一种种幻想,这些幻想在我脑中蔓延开来,我觉得自己非常害怕,头都晕乎乎起来。一位大姐姐看到了,马上带我去隔壁的办公室内,为我抹上了清凉油。哎呀,我胆子真的太小了,以后可要慢慢改进,只是失去了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太可惜啦。

        过了一会儿,我们要换个内容去学习。在另外的大楼里,我们学习心肺复苏术,这是一种急救方法。用心肺复苏术救人之前首先要评估周围环境,还要请人帮忙作证自己是施救者。看吧,有时候救人并不是盲目的,我们还需要学会保护自己。接着,我们要判断病人的意识是否清楚,在他耳边大声呼喊并轻轻拍打,确定他无意识了才能施救。然后就是学习具体的动作了:两手交叉,放在胸部的中间位置,并以掌跟的力量往下按压,一般30次按压之后再做一次判断。还要帮病患做人工呼吸呢。人工呼吸要先帮患者把头仰起来,使其打开气道,再嘴对嘴呼两下,就这样直到该人恢复意识或等120救护车到来。

        今天所接触到的知识可是课本上没有的呢,感觉很神奇,也很有趣。我希望温州医科大学以后能发展得更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生护士,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