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手上细菌现形、抚触细致入微、查视力一丝不苟……
  • 温州都市报:在“健康魔法车”,当小小保健师
  • 作者:张晓文/图    通讯员单位:温州都市报   编辑:朱雪芬   字数:   浏览:2357
  •  
    小眼科医生正为小伙伴做检测

     
    手上斑斑点点的就是细菌

     
    小小护理师正在打尿包比赛


    小小眼科医生看镜片加工

     

    7月8日~10日,温都少年新闻学院大篷车课堂健康季活动——健康魔法车开展第二期和第三期活动。孩子们在温州市儿童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争当小小检验师、小小护理师、小小眼科医生。

    显微镜下的世界真奇妙

    显微镜下会呈现怎样的世界?温州市儿童医院中级检验师赵峰准备了三个植物标本(花瓣、洋葱、剑麻),还有沙子、真菌、血液标本等,让孩子们自己发现显微镜下的世界。紫的、红的、圆的、方的……在显微镜下放大千倍的物品呈现出的奇特形态和颜色,让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哇!像太空的陨石!”“像漂亮的宝石!”“像冰糖!”兴奋之余,想象之门也迅速打开。

    学给婴儿做抚触打尿包

    孩子们欢快地飞奔到产科婴儿洗浴中心。“小声点,别吵醒刚出生2天的宝宝。”护士阿姨抱出小宝宝。看到身子柔软、皮肤红红的的小婴儿时,孩子们的好奇劲又上来了:“小时候,我也是这样的‘小不点’?”

    护士阿姨给小宝宝洗澡后,趁着做全身按摩抚触之际,孩子们赶紧用手摸一摸“小不点”,并学着给小宝宝抚摸按摩,促进他全身的血液循环。

    本次活动最紧张的环节是给玩具娃娃打纸尿包比赛。“看我打的尿包多结实。”“看她打的尿包,娃娃的屁股全露外面……”比赛结束时,孩子们一片欢声笑语。产科护士阿姨还给大家分发了奖品:“以后,你们妈妈生个小弟弟或小妹妹,你们就是好帮手了!”

    细菌现形,孩子们赶紧洗手

    “手与外界接触最为广泛,孩子患病很多是通过小手上的病菌传染得来的。”温州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的甘文思通过实例与孩子们分享为什么要洗手及正确洗手的七个步骤。

    “啊!手上斑斑点点,细菌好多!”医生阿姨通过试剂、紫外线手电筒,让孩子们手上的细菌现出原形,孩子们都被吓了一跳,赶紧现学现用,用七步法洗手。再次检测,部分孩子仅手指缝间有细菌。“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手有多脏,以后我们就不用天天盯着他们洗手了。”一位妈妈在一旁偷着乐。

    穿上白大褂变身眼科医生

    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孩子们穿上白大褂,当起了小眼科医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中心配镜部主任金婉卿医师拿出眼球模型,以富有童趣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眼睛的构造以及近视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等。孩子们很快对这个立体“眼球”发生了兴趣,拆拆拼拼,认识眼球构造。他们还当起小眼科医生,与邻座的伙伴互测近视视力表和色盲本。

    磨镜片机像“滚筒洗衣机”

    孩子们进入医院的磨镜室,看到了加工镜片全部工序,比如把镜片放在焦度计里,检测度数是否准确;放入扫描仪、定好镜片的瞳距及形状;再放入全自动镜片磨边机,磨出相对应镜框的形状等。

    全自动镜片磨边机,孩子们看得最入神。镜片就像在滚筒洗衣机里翻滚,还不时溅出水花,不一会儿,先前大大圆圆的镜片被磨成薄薄的椭圆形,真神奇!听技师说磨好一副眼镜片只用十分钟,这里一天最多能磨500副眼镜呢!

    视力检查,1/4孩子近视

    小眼科医生自己有没有近视呢?活动最后环节,孩子们排着队电脑验光初检后,分别进入诊室检查。检查结果,参与活动的25个孩子,有1/4被查出近视,由于年龄还小,近视只有50度。金婉卿医生介绍,其实他们已经算近视了,只是现在不影响生活,暂时不用戴眼镜,用一些调节眼肌的眼药水,一段时间后再复查,一旦诊断为真性近视,就得配眼镜。

    活动中,发现两位7岁、9岁的孩子,此前都没有检查过视力。金医生提醒,孩子需要每半年进行眼科检查,否则不能早期发现近视,不利于控制近视发展。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