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在温州、杭州两个院区开始试行团队医疗新模式,通过层级转诊的模式,让有需求的患者能更快地看上专家号。据了解,该模式在我省还是首次推出。
首批组建了6个重点专科知名专家团队,分别是杭州院区的沈丽君团队、赵云娥团队和温州院区的吴文灿团队、刘晓玲团队,陈蔚团队、宋宗明团队。
什么是团队诊疗模式?
就是医疗团队内的分级诊疗
3月5日,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针对老百姓关注的挂号难问题,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要推广预约诊疗,推广专家团队诊疗,通过团队初诊,把疑难重症推荐给专家。
这番表态,让同在参加两会的浙江省眼科医院院长瞿佳教授坐不住了,要求医院尽快启动团队医疗模式。
事实上,此前院方已经在谋划团队医疗模式。因为专家号源有限,导致专家号一号难求,黄牛倒号现象又屡禁不绝;因为没有分层诊疗,专家接诊的大部分患者,可能病症非常简单,普通住院、主治医师即可处理,这对专家资源造成浪费。
什么是团队医疗模式呢?患者除了可以预约团队领衔的知名专家外,如果专家号已满,可以通过预约或现场挂该专家名下的团队医生号,团队成员经过专业诊断和辅助检查后,根据患者病情,将需要专家诊治的患者转诊给专家。而经过专家诊治过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由专家本人预约复诊,或下转给团队其他成员进行复诊,形成双向层级转诊机制。这样不仅可以缩短病人候诊时间,也可以让专家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对医疗资源实现了一定优化分配。
瞿佳认为,这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可以缓解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实现了专家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可以给群众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挂个普通号
同样有机会看专家
昨天上午,40岁的患者陈师傅来到浙江省眼科医院,可已经挂不到吴文灿主任医师的专家号。这时,一旁的医护人员推荐他挂“吴文灿团队”号,如果病情确有需要,他可在最短的时间见到吴文灿医生。
陈师傅挂了吴文灿团队的普通号。经初诊,他患的是视神经鞘瘤,接诊医生带他到另一个诊室,让吴文灿帮忙诊治。
吴文灿说,之前他每周会放出60个诊号,这些诊号很快被抢光。根据他的接诊经验,近一半的患者都是轻微眼疾,其实无需挂专家号。很多真正需要他诊治的患者往往要等待1个多月才能挂上号。小病挂了专家号,大病得不到及时诊治,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有了团队号后,相当于多了一条看专家的绿色通道。截至昨天11时,共有77名患者挂了吴文灿团队号,其中两例经初诊转诊给吴文灿。
据了解,杭州院区的沈丽君、赵云娥两位眼科名医,每周只有1-2天门诊,经常出现约满的情况。但其团队下都有5-8名成员,基本可以保证每天都有1名团队成员出诊。今后,想要约这两位专家的患者,可以不必长时间等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先约一个团队成员号,先经团队初诊后再根据病情获取该专家的门诊或手术的绿色通道。
【记者问答】
对于市民关心的一些问题,我们专访了浙江省眼科医院团队医疗模式负责人、院长助理吴文灿。
记:专家团队由几位医生组成,他们的资历怎么样?
吴:一个团队中一定会有一名主任医师,即知名专家,不同的专家团队中会配备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
记:挂团队号的话,门诊费怎么算呢?
吴:门诊费与普通号一样,如需转诊给专家的话,再收专家号的门诊费。
记:市民以后还能直接挂专家号吗?
吴:可以,但专家号限量,而团队号是不限号的,所以真正需要看名医的人来说,更方便了,多一条途径。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