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发明全球第一种宫颈癌疫苗
  • 温州商报:温医大校友周健身后获颁欧洲发明奖
  • 作者:陈伟 傅立波 林歌吟 梁洁华    通讯员单位:温州商报   编辑:汪晶   字数:   浏览:2607

  • 周健是温州医科大学历史上第一个被塑成铜像的校友。去年5月,92岁高龄的周母在孙子(周健之子)的搀扶下紧贴着周健的铜像,伸手抚摸周健铜像的脸颊,喃喃自语:“儿子啊,妈妈来看你了。” 金鱼 摄


    商报讯(通讯员 林歌吟 梁洁华)

    6月11日晚,2015年欧洲发明奖评选结果在巴黎揭晓,成功开发全球第一种宫颈癌疫苗加德西(Gardasil的温医大知名校友、已故免疫学家周健博士与他的合作伙伴、澳大利亚科学家伊恩·弗雷泽荣获最受欢迎发明奖,周健遗孀孙小依和弗雷泽共同领奖。

    欧洲发明奖由欧洲专利局主办,有着欧洲发明界的奥斯卡奖之称,是欧洲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科技创新类评比活动。周健和弗雷泽所获得的最受欢迎发明奖是由世界范围内的民众评选出来的,他们在47000份网络选票中获得了32%的票数。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信息显示,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第二大常见癌症,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2012年,全球新增宫颈癌病例44.5万例;近27万女性死于这一疾病,其中超过85%来自中低收入国家。

    欧洲专利局局长伯努瓦·巴蒂斯泰利表示,宫颈癌疫苗的开发已挽救了无数生命,并使众多女性患者不必再经受漫长而痛苦的治疗过程。

    周健博士的遗孀,也曾是他的研究助手,一同参与疫苗早期阶段开发的孙小依博士说,中国平均每天有超过90名女性因罹患宫颈癌离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周健和弗雷泽发明的宫颈癌疫苗能进入中国,造福更多的女性同胞。

    生于杭州的周健于1982年本科毕业于温医临床医学专业后,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分子生物学产生了兴趣,并在1984年于浙医大读硕士期间开始HPV的研究。随后,他通过在河南、北京、英国剑桥等地继续求学,成为该领域的专家。1990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免疫与癌症研究中心主任弗雷泽教授的力邀下,周健和夫人孙小依前往昆士兰,研究人工合成HPV疫苗。1991年,周健和弗雷泽利用重组DNA技术人工合成了HPV的病毒样颗粒,并比美国早一年申请了此项专利。1999319日,当其研究成果加德西全面开始临床试验时,42岁的周健积劳成疾突发肝病英年早逝。

    在周健的研究成果基础上,2005年底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制成功宫颈癌疫苗并于20066月在美国、墨西哥和澳大利亚上市。欧洲专利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加德西已在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全球120多个地区和国家投入使用,累积注射超过1.25亿次。

    20066加德西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优先审批后,默沙东公司即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递交这种疫苗的上市许可申请,其中包括中国内地。但由于内地评价疫苗有效性的标准不同,以及药物审批的规定不同,这种疫苗至今未能在内地上市。

    >>>相关链接

    赤子情深 反哺母校

    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癌症疫苗的发明者,他是温州医科大学历史上第一个被塑成铜像的校友。周健是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统一招生制度后,温医招收的第一届学生。

    从温医毕业后,周健又先后在浙江医科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但不论在哪里,他都以自己是一名温医毕业生而自豪,他曾对当年的同学和室友瞿佳说,温医的5年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后来到了国外,到了美国和澳洲,他都没有忘记母校,他一直想尽自己的能力为母校做些事情。

    1994年,得知时任温州医学院副院长瞿佳在美国波士顿学习,周健主动联系上对方,并寄送了往返于波士顿和芝加哥的机票。几天的时间我们一直在讨论如何帮助母校开展科研,每天晚上我们都聊到两三点钟,甚至更晚。抚今忆昔,瞿佳不胜感慨,可以说,温州医科大学许多科研的起步,与周健的帮助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他的一些理念和想法,有高度、有见解,具有国际视野。

    1997年,周健带着伊恩·弗雷泽教授来温,促成了温医与昆士兰大学免疫与癌症研究所的合作。作为最早与周健接触的科研人员之一,温医大分子病毒与免疫研究所所长张丽芳由于参加浙江大学硕士论文答辩而未能赶到座谈会现场,除了表达惋惜,她还向记者透露了当时的一些情景。那时学校的老师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条件很差,学术氛围也不是很浓厚。周健与我们合作进行HPV在温州地区感染和预防的研究,可以说是为我们雪中送炭。为了能让他们尽快进入该领域的研究,周健从美国寄来了研究所需的试剂、最新的研究文献等。对于儿子的这一举动,满头银发的周母记忆犹新:在国外,他什么好的都不舍得吃,把省下来的钱买试剂寄回学校。他就是这么爱他的母校温医。

    在周健的支持和帮助下,随后几年里温医与昆士兰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科研、学者交流、学生互换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广泛的合作。在HPV致癌机制及防治疫苗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HPV感染及其预防的研究等合作项目获得了WHO(国际抗癌联盟)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研究成果曾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并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到目前为止,两校开启的学生学者互换项目,共有22位昆士兰大学学生和28位温州医科大学医生及学生参与。20147月,温医大8位学生赴昆士兰大学开展暑期科研项目。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