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日报:温医大大一新生报到
  • 作者:夏晶莹 冉梦蝶 吴旻月/文 潘力 陈伟/摄    通讯员单位:温州日报   编辑:胡滢洁   字数:   浏览:3414

  • 大学校园里处处是迎新的氛围

    9月,又一批大学新生开始负笈求学的新征程。昨天是温州医科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今年温医大共招收新生3842人,包括本专科2898人、硕士生911人、博士生33人;仁济学院共招收1575人。

    新生报到——

    组团行千里,用独立开启大学第一课

    前天,体育科学学院新生江萍利与3名同学一起拖着行李来到报到点。

    江萍利告诉记者,她是湖南衡阳人,高中校友李医梅、梁婷也被温医大录取了,“为避免父母长途奔波,我们三人决定组团来报到,相互照应,父母也放心。”

    没想到的是,上了火车竟发现邻座也要前往温医大报到。于是,三人行立即升级为四人团。历时16个小时的车程,4名同学顺利抵达温医大。江萍利一边整理床铺、收拾寝室,一边笑着说:“用独自远行开启我们的大学第一课,挺有意义!”

    四箱行李,妈妈还遗憾有很多没带

    昨天早上8点半,丹妮一家三口就从宁波赶到温医大了。办好报到手续,妈妈便抓紧帮女儿收拾行李。“下午还得赶回去,所以得赶紧。”妈妈一一打开大行李箱和3个纸板箱。

    肥皂盒2个,香皂3块,大中小号脸盆各1个、不同款水杯各1个、毛巾一打……各类生活用品之齐全让人叹为观止,连水果刀、削皮刀、保鲜膜、橡胶手套等“冷门”用品也一件没落。

    “把能想到的都买齐了,怕学校小超市货品不齐全,这个买不到、那个买不到,不方便。”丹妮妈妈可惜地说,“家里还剩了一堆带不过来呢。”

    师长迎新——

    放大版“学生证”,拍一张4年后才取的照片

    昨天上午,温医大人文与管理学院的迎新站前,一个硕大的“学生证”颇引人注目。

    这张“学生证”长2米、高1.6米,印有医大水印,右半部分还仿照真正的学生证写着姓名、学号和学院等信息。新生们只要将头放在“学生证”上空出的照片位置,便能拍出一张放大版的“学生证”照片。记者了解到,这是文管学院的学生们的新创意,用“学生证”作为新生们的拍照背景,拍下的照片则将由学院存档,保留四年,等到毕业典礼再为同学们发放。

    无独有偶,记者在迎新现场看到,外国语学院也在今年开展了为新生拍照留念的活动,照片将做成班级相册,由学院负责保存至大四时再送给大家纪念。

    迎新站前咨询展示,专业娱乐两不误

    在仁济学院的迎新站前,记者发现,这里既是迎接新生的站点也是专业展示的窗口。

    仁济信工系的咨询台前,堆着各种各样可爱的机械动物,是信工系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的小发明;护理系的40位志愿者手写了337张明信片赠予新生,明信片背面则印有展示专业特色的照片,以直观的设计介绍院系、专业;检验系的同学准备了“小卡寄心意 大礼藏惊喜”新生抽奖活动,为新生们送上开学大礼包,大礼包里有学长学姐们珍藏的“颇有历史感”的手写笔记、有二手军训服装以及和本专业最具人气的“系草系花”吃饭、合影的机会……

    大学4年生活怎么规划, 资深辅导员帮你“引航”

    又一批大学新生,开始向梦想进发。大学意味着什么?新生该怎么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本报特邀本地高校的两名资深辅导员,提供大学生活的全面“引航”。

    新生朋友们: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开始一种不同以往的学习方式,你准备好了吗?我有一些经验想和你们分享一下。

    首先,要做好思想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大学生活不是安逸、享受的代名词,不是躲开父母、尽情欢娱的场所。如果你想在这里有所收获,就要付出辛勤努力,甚至比高中更艰苦。如果你没有看清楚这些,总有一天会追悔莫及。

    第二,一定要认真规划大学生活,让它精彩充实。四年后你希望自己有一份怎样的大学简历,你将走向何处,这都取决你今天的选择。所以,从踏入大学校门开始,你就要尽快选定自己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规划。

    第三,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我管理方式由被动变主动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差异,人际关系的协调,经济问题,感情问题等等,都是你们很快要面对的。比起考试,学会自学更重要,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主动和老师学长交流;要善于利用大学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更多学习资源。最好积极参加各类社团组织,学生科研团队,各类学科竞赛团队,从中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各项综合素质。

    四年的大学生活,短暂又美好,每个人进入大学时都是可以塑造的“材”料,四年后你是人才还是庸才抑或是废材取决你今天的选择。大学生活,且行且珍惜。

    朱秀微(温州大学辅导员)

    亲爱的同学们:

    在憧憬大学生活时,我要先问一个问题,“如何过好大学生活,你准备好了吗?”在这里,作为一名过来人我想给你们一点儿建议。

    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使命,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别让“University”成了“由你玩四年”。大一开始,就要尽早开展职业发展规划,培养专业兴趣;如果你对所选专业不太满意,赶紧关注相关高校的转专业政策。

    其次,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大学里你的奋斗不同,最后文凭的含金量也截然不同。我建议大家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多到图书馆里泡泡,别抱怨英语四六级,那是证明你能力的好东西。要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决定着你的未来。

    最后,学会做人做事很重要。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质,高尚的品德不是朝夕可就的。如果你的个性让人敬而远之,那么你要注意了。要学会珍惜友情,尤其是室友关系,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有差异,要学会相互适应,不要太自我。要积极锻炼自己做事的能力,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各个学生社团将是你们锻炼能力的好平台。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人生即将掀开一个崭新的篇章,衷心地祝愿你们学有所成,期待你们的精彩亮相!

    王海雁(温州医科大学新生辅导员)

    大学规划技术支持帖

    1、实地探访了解学校。了解学校布局,尤其是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所在的位置,有助于尽快融入新生活,全面掌握学校地形也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不少便利。

    2、多渠道了解专业。赶紧加入班级的QQ群、微信群吧,不但能和同学尽快熟络起来,还能从师兄师姐处取到不少有用的经,更真实地了解自己的专业,避免一些弯路。

    3、练习家务活。很多同学自理能力不强,到大学可就不能靠父母了,就从整理寝室卫生开始吧。

    5、坚持锻炼身体。少睡懒觉、多运动,高校除了标准操场、球场外,还有不少健身器材,真该好好利用。

    6、学习理财。终于有了能自由运用的一笔款项了,不妨学习理财知识,合理用好每一笔钱。

    7、尽量多地去旅行。走万里路会是很好的体验,大学阶段有不少假期可支配,不妨多出去走走、看看世界。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