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海珍 通讯员 陈芸 卢益东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其养生保健之道更为人们津津乐道。“洗头沐浴,是该在早上还是晚上?”、“泡脚是否真正对人体有益?”……一些生活细节,看起来微不足道,却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习惯睡前泡脚,认为这样有助于安神助眠,对身体有利;自觉身虚疲乏时,想当然地选择人参等上等保健药材滋养进补。当被问及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时,大家可能会认为“我们平时就这么做。”
那么,这些日常习惯是否真正有助于养生?附一医中医科主任医师叶人介绍,中医养生内容极为丰富,同样讲究一个“因时制宜”。如果一味刻板地套用生活中某些“约定俗成”,不仅起不到理想中的效果,反而容易事倍功半,适得其反。举个常见的例子:关于睡前泡脚的话题,不少人认为脚底有许多重要穴位,每天泡脚不仅能刺激穴道,更能促进血液循环,让整个身子热起来,舒缓压力。叶人表示,事实上这样的认识存在误区。泡脚,确实具有养生保健的效果。可是如果超出了适度,泡脚过程中大量出汗,会导致“阳气外泄”,反而对身体不利。值得提倡的是感冒时泡脚,按老百姓的说法是“闷出一身臭汗”,以驱阴寒之气。
而关于身体进补,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人参鹿茸总是好的,用以滋补自然也是再好不过。”这样的珍贵药材,好是好,但却要看用在哪,怎么用。叶人主任表示,不少病人一觉身子疲乏就奔赴药店购买各种滋补中药,但到头来却常常还是得回到医院寻求医生帮助,费钱费时。归根结底,他们忘了关注自己的体质。“要读懂自己的身体,掌握辨体养生”。老年人群常见的体质分为气郁质、特禀质、阴虚质、阳虚质等8种不同的类型。每种不同的体质,都有相对应的调养药方。人参鹿茸,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大补,而对于某些体质的病人,可能就是普通的“青菜萝卜”,甚至是“毒药”。一味地跟随大流,无疑是在“忽悠”自己的身子。
叶人提醒,中医养生主要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益气调息等一系列原则。而协调平衡才是其核心思想。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才是关键。
当下,网络流传着各种“保健方法”,身边也有各种推崇的偏方、土方,但尝试前还需谨慎,一则莫要将未经专家、医护人员确认的对策奉为金科玉律,二则还需注意个体差异,不要一视同仁照搬。重点就是:“切忌想当然,医师的建议更安全。”
■相关链接
三伏天养生药膳来帮你
炎炎夏日,吃什么比较养生?近日,温州医科大学月湖社区暑期实践队队员们相约松台街道,在当地开展中医养生文化系列活动。
“食疗”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药膳的烹制教授成为本次中医文化系列的亮点。结合当下夏日养生的热点,实践队员于松台街道月湖社区进行了家常药膳的现场制作。中医养生,医食同源,此次活动不仅让广大市民充分了解了中医文化,更使中医养生药膳在生活中得到普及与传播。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