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温医附一院新院开诊试运行后,能否缓解老院“看病难”,新老院过渡是否顺利?昨日,新院开诊迎来首个工作日,记者实地走访新院、老院,发现老院“爆棚”新院清冷,院方称此为过渡期正常现象,将通过预约调度调配病患就诊。
现场:
一边火爆一边“冷”
就诊者有序地使用自助终端机预约挂号,导医在门诊大厅为患者答疑解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就诊人员提供咨询……昨日是温医附一院新院区开诊后的首个工作日,患者访问量并不多,现场井然有序。下午2时许,记者看到一楼门诊患者不到30人,就医取药借助自助服务机快捷便利,不到半小时就能完成就医过程。
“目前很多病人还是跟医生到新院区就医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处处长李章平说,医生采取轮班的方式两边坐班,新院区的患者相对较少。
据了解,新院区患者大多来自瑞安、苍南、闽北、闽东等地,以瑞安为例,从高速口到新院不到20分钟。“听说新院区开始运行了,今天过来做个身体检查,也体验下新的就医环境,确实方便了很多。”来自仙岩的一对母女告诉记者。除距离的便利外,新院的新设施和新流程同样为患者提供便捷。在门诊A区,市民钱女士把就诊卡插入一台多功能自助终端机,然后往卡上存了100块钱。在这台终端机上,钱女士不仅可以存钱,还可以办理就诊卡、补办病历,点进“预约医生号”,当天开诊的科室、剩余门诊号等信息一目了然。“我是第一次到新院区来看病,具体流程也都不懂,是刚刚那名导医帮我建卡、存钱、预约好医生的。”外来务工人员徐王峰说。
在府学巷的温医附一院老院区,同样时段却是另一番模样。
下午,记者随同看病的人流一起挤进温医附一院老院,只见门诊大楼内人头攒动,不仅挂号、取药等窗口排着队,在呼吸道感染科、神经内科等部分科室门口依旧排满了等候就诊的病患。一位医生透露,国庆期间感冒发烧患者增多,肠胃不适就诊的市民也有所增加。
“今天光一个上午就差不多是平时一天的接诊量。”据门诊部相关负责人透露,老院除30号放假外,长假期间每天接诊量也有5000多人次,超过了平时周末的就诊人数,新院开门就诊并未对老院人流产生影响。
院方:
运筹有度不着急
温医附一院新老院之间面积相差4倍,新老院就诊环境存在显著差异。老院可容纳日门诊量仅为2000人次左右,但目前平均日门诊量已达8000多人次。新老院之间患者访问量反差显著,老院“一边聚”态势继续维持。对此,院方表示“有意为之”,新院试运行期间将在控制就诊量基础上,逐步增加病患接诊数。
记者注意到,温医附一院老院并没有张贴新院开诊的相关告示,也没有为患者提供新院区导引等图片宣传资料,仅部分医生为患者预约时,会主动约到新院门诊时段。
“试运行,我们还不能盲目招呼病人过去‘试’。”温医附一院门诊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院区目前大部分硬件设施已经到位,但医生、设备以及各种后勤设施也需要一定时间适应新环境,短时间过快提高接诊量存在一定风险,门诊量控制在1000-1500人次较适宜。此外,目前新院急诊尚未开通,也难以适应急诊病人的紧急状况。
“病患跟着名医走,门诊量跟专家有关系。我们不担心新院门诊量,最怕是配套设施一下子跟不上。”门诊部负责人补充道,医院早就储备了所需人才,目前边开张、边培训、边上岗,不断补充新院的医护人员。试运行期间,专家增加了新院坐诊时段,医院通过电话调配的方式,及时将部分号源调整到新院就诊,这样既防止病人跑空趟,也可以防止医生坐空堂。医院提醒患者,温医附一院超过半数病患就诊通过预约,建议患者就诊前先通过114或12580进行查询预约。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