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五角、十元、一百元……”7月13日下午,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捐助者,16名温州医学院来并参加生存挑战活动的学生将10天来靠辛苦打工赚来的3495.1元钱全部投进募捐箱,捐给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圆梦行动”,希望能帮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从下火车开始,在陌生的城市里谋生就全靠自己的努力。10天里,他们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为自己争取一份餐馆服务员、推销员的工作。这些捐款的背后,是他们艰辛的付出;刚来的时候,吃饭是馒头就咸菜;为了省下公交车费,宁愿顶着烈日走上三四个小时的路。每个人脚上都磨出了血泡,然而在咬牙坚持着……但我们最终成功了!今年是我们学校举办的第十次生存挑战活动。每次结束后,大家都会把赚来的钱做一项有意义的事,从网上我们看到山西省希望办正在进行‘圆梦行动’,帮助生活贫困的准大学生们跨入大学校门,征得大家同意,决定把钱全部捐献。”带队老师官仲章说。
在把钱放进募捐箱的那一刻,所有队员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10天来,所有的辛苦和委屈这一刻全部被抛下。10天的历练,让他们感触颇多,成长,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421元,16人中的“大款”俞宙捐助数额最大,“这几天我做过服务员、送过报纸、做导购、做PPT……尝试了多种工作,让我学到比书本上更多的东西,明白打工是多么地不易。”俞宙说。“我想,除去大学生的这件外衣,我们与商贩、农民,那些毫无背景、毫无学历靠自己双手奋斗的人比一比,我们到底还剩下什么?其实我们做的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我们是‘大学生’。脱下那件外衣,用实力去比一场,而不是靠社会关注,让我知道我到底差在哪里,又胜在哪里。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迷茫的,但我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经历些困难又何妨。以我身、我心、我血汗,来见证这个繁华城市背后的故事!”施立帆的生存日记中记录了这样的感受。
几天的生存体验,很多同学喜欢上了太原,喜欢上了他们工作过的地方。
“飞鹰的每一天都非常累,但收获的确很多,而且每天的感悟都在转变,可能你昨天所领悟的,经过今天后就会转变。我发现我渐渐喜欢上我工作的那间店,那里的人,虽然店面不大,工作环境不怎么好,老板通过他个人的创业经历教会我很多道理,让我理解了什么是诚信和如何承担责任。”王颖俐说。
陈晓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在儿童公园的时候,听到最熟悉的儿歌就是《旋转木马》,轻快的旋律带着点点青涩,正如我们的青春在时间的年轮中愈走愈长。在忙碌中逝去,太原在我心里留下了最温馨的一角。离别就在眼前,我开始回放自己在这几天中的成长。毋庸置疑,心智的成熟,口才的锻炼,胆量的提升,思维的转换,临场的应变,在太原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
官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来的时候的心情和现在的心情完全不同,现在终于把心放进了肚子里。这些天,大家早已亲密得像一家人,一起在艰苦中体会着快乐与感动!谁有了困难都会伸出援手,而谁有了好吃的也都会想到和其他队友一起分享,我们既看到了学生们的辛苦,也看到了团队协作,为他们以后走上社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总结了4句话,以就业求生存、为择业存实力、再创业求发展、发展后做贡献。”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