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与安徽德泽猕猴养殖基地达成合作,共建“国家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非人灵长类研究基地”。据悉,研究基地将围绕眼健康队列建设、疾病模型构建及前沿治疗技术验证三个方向开展工作,构建非人灵长类动物从幼年到老年的全生命周期眼健康队列,整合基因组、表观组、影像组和功能数据进行跨物种眼表型和疾病机制研究。目前,已完成300只恒河猴的眼健康筛查和生物样本库建设,并成功建立了多种非人灵长类自然发生的复杂眼病模型。这些资源将为研究高度近视、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等提供关键支撑。
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的临床前研究。尤其在老年性黄斑变性和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治疗方面,有望率先取得突破,为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患者带来希望。同时,相关眼底影像评估技术和视功能监测系统也正在向临床标准推进,助力眼病早发现、早干预。
据了解,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拥有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视觉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四个国家级科创平台。2019年以来,医院研究团队已经系统性开展建立万人眼健康队列,今年起正式启动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眼健康队列建设与视网膜损伤模型构建的研究工作,通过跨物种研究深入探索眼病的发生发展。
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终身名誉院长瞿佳说,研究基地将打通“实验验证—临床转化”的关键通道,加速眼脑科学、眼脑相关性疾病、视网膜干细胞再生、基因治疗、近视防控基础研究、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和眼底病等领域的原始创新成果落地,通过持续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形成可推广、可持续的研究与转化新模式,为实现“看得见、看得清、看得久”的中国方案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