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至25日,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家校医协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温州医科大学举办,为推动心理健康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温州市大中小学“家校医”协同育人联盟在活动中同步成立。
该联盟由温州市委教育工委指导,温州医科大学牵头组织,联合温州市12所高校、4家设有精神医学专科的三甲医院以及各县(市、区)教育局协同推进。联盟将通过校际交流、家校沟通、医校合作等方式,着力在科普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危机监测预警、干预处置帮扶等关键环节发挥协同效应,力争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打造全国领先的家校医协同育人“温州模式”。
随后,在“家校医协同育人”圆桌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深入剖析学生心理行为特征与家长群体变化,直面家校沟通的现实困境,共同探讨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
此次活动还同步启动全省高校辅导员家校医协同能力提升培训,培训围绕“家校医”协同育人主题,设置沟通技巧、会商机制、实操演练及临床观摩等模块,采用“理论+实践”“课堂+医院”双结合模式,重点强化辅导员在危机干预和多方协同领域的专业能力。
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在家校医协同育人方面先行先试,创新成立浙江省高校首家“家长学院”,开设家长云课堂、家长开学第一课,定期举办新生家长会和生源地家长会,开展“敲开家门,走近心门”辅导员家访,构建家校共育机制。同时,学校还与4家附属医院深度合作,打通双向绿色通道方便学生就医,邀请精神科医生入校评估、案例研讨和科普讲座,定期选派辅导员到医院进修,提高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