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中国教育报:如何让“大眼睛”远离“小眼镜”
  • 作者:郑翅    通讯员单位: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编辑:叶紫涵 邵子伊   字数:1771   浏览:735
  • 近视防控关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日前,2024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集体备课会在浙江温州举办。如何维持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如何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如何形成家校社医近视防控合力?专家学者就此提出诸多建议。

    前移关口,维持“视力银行”储蓄

    人的眼球发育有一个从远视到正视化的过程,新生儿眼轴较短,一般有300度左右的远视,随着眼球生长发育,远视度数逐渐减小回归正常视力,但正视化过早过头就会引发近视。孩子远视储备过早消耗,最终导致儿童近视低龄化高发。

    如何理解远视储备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意义?“一句话就能讲清楚!”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专家宣讲团副团长卓业鸿解释,“如果说把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比作银行,那么远视储备就相当于预防近视的‘储蓄’,这个积蓄消耗光了,就会近视。”

    在此基础上,预防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过早消耗成为共识。“要前移防控关口、控制近视规模,把幼儿园、小学低年级作为近视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和主攻方向。”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副团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终身名誉院长瞿佳认为,“抓好近视防控就是抓住了‘牛鼻子’,孩子户外活动多了,‘小眼镜’就少了,自然会带动‘小胖墩’‘小驼背’数量下降,同时还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如何维持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专家表示,户外活动是维持远视储备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产生,而且只需户外强光暴露即可,近视保护作用与运动与否无关,与户外暴露的累计时间长短有关。”瞿佳说。

    科学用眼,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未成年人用网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同时互联网学习成为常见方式、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等因素都给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带来新的挑战。

    “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蓝光频闪容易导致眼疲劳,增加了近视以及近视度数加重风险,在长时间看电子屏幕的过程中眨眼频次减少有可能会引发干眼症。”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专家宣讲团副团长杨莉华介绍了不当使用“电子保姆”的危害。

    如果电子产品使用不可避免,那么就要学会科学使用,尽量降低其对儿童青少年的视力伤害。“要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信息素养,家庭方面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家长尽量给孩子使用屏幕大、字体大、清晰度高、亮度合适的电子产品。”杨莉华建议。

    “越是年龄小的儿童越要少看近的东西,低龄儿童尽量以家长读绘本为主进行阅读,0—3岁儿童不可接触电子产品,4—6岁儿童偶尔使用电子产品,建议每次不超过15分钟。”瞿佳说。

    如果一个人已经近视,就要注意防控高度近视向病理性近视的转变。“近视防控是一生的事情。”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专家宣讲团成员、甘肃省眼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文芳表示,要避免防控高度近视的误区,应当认识到定期检查和随访的重要性,提升公众对于高度近视的认知水平,普及检查手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多方协同,合力守护光明未来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家校社医形成合力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用眼习惯,家庭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也会对孩子视力健康有所影响。“众所周知,高糖和高淀粉饮食会增加近视的风险。餐后血糖升高,高糖饮食引起的胰岛素增加容易诱导近视发生。近距离用眼是近视的高危因素。如果孩子在餐后紧接着进行近距离阅读或书写作业,两者相加,近视风险也会叠加。”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家长宣讲团团长、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倪海龙从饮食和作息习惯谈及近视防控建议。

    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学习的场所,应如何开展近视防控?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教育部门负责人宣讲团团长、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倪彤介绍了温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经验,温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全市域、超百万、高时效”的近视普查,并把户外活动作为近视防控的重要抓手,在学校内抓实“课间十分钟”,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有效控制学生近视。

    另外,采用科学、安全、有效的行为干预和医学干预的技术和方法也有助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规范的眼保健操能减缓小学生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增长,能改善视疲劳和提高灵敏度,建议对眼保健操的操作进行规范。”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教育部门负责人宣讲团团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