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央视新闻客户端:人体器官捐献: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 作者:孙琳萱    通讯员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编辑:高拓   字数:2013   浏览:1149
  • 这几年,人体器官捐献的志愿登记人数不断地创新高,一转眼就过了600万,但是,有了志愿捐献,一旦发生意外,就能立即手术吗?还真没那么容易,为此,我们又该怎么办?

    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专委会会员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教授 林建锋:这是我们学校的生命大道,我们每一个雕塑都是基于医学生的公益实践。

    2014年,林建锋开始对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献血这个“三献”工作展开研究。其中,器官捐献囿于保存条件等因素,手术尤为急迫。他发现,因缺乏数据互联,查询受限,出意外后协调效率低,易造成器官浪费。

    林建锋:生前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以后,很多人捐献证书是没带在身边的。发生意外的时候,医院包括协调员,包括家里人甚至根本不知道。国外是放到驾照上,驾照是时刻带在身上,所以我们当时也在想,能不能学国外。因为我们中国人比较讲究出门吉利,发现放在驾照上是行不通的,后来我们就再去调研,大家其实支持率80%以上是放到电子医保卡上,因为这个是医疗场景。我们医院的医生就会第一时间看见,家属以此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他的压力就非常之小。

    这个可承载“三献”信息的温州医保卡,已与全国志愿登记系统对接了三年,浙江正努力进行省级对接。明确意愿后,实现捐献的最后一步还有家属签字,压力其实也不小,一旦没发现捐献意愿,拥有躯体处置权的家属压力更大。

    林建锋:我们在活动当中,碰到了一位00后的捐献者家属,他说我签署了我妈妈的器官捐献书,我都没有告诉别人,护工怎么会知道。护工问我说,一个器官多少钱,给这个孩子非常大的打击,他觉得我这么一份善心竟然会被污名化,被想成是器官买卖。所以他今年在参加缅怀仪式的时候,他全程是蒙着面来参加的,我为什么要去研究社会关怀,因为器官捐献家庭就是有一个创伤,那么这些流言蜚语或者非议就好像盐水一样,不断侵蚀着他的伤口,你的社会关怀就像一个创可贴一样,让你的创口早点愈合。

    林建锋:同学们,清明时节是我们开展生命教育最好的一个节点,但是我们在捐献活动当中也发现,大众在器官捐献、骨髓捐献(即造血干细胞捐献)、献血等方面,他们的观念包括接受度,跟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一个距离。

    按照躯体处置程度不同,“三献”中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荣誉感较高,器官捐献很弱,器官捐献者常刻意隐瞒捐献证书,这也是数据曾难以互联之外,其捐献意愿难以查询的另一原因。生命观通识课堂上,热衷捐献工作的学生从林建锋详述中外捐献文化差异中得知,虽然我国各项捐献数字已有巨大提升,但进一步则有梗阻,原因在于国内这几种捐献,依然在受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坏”“伤元气”等传统观念影响。

    温州医科大学学生 虞鑫辉:大学生就是已经突破18岁,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可以自己做一个决定。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摆脱我们家庭的影响,但所谓影响也是双向的,通过我们青年人的力量也可以影响到我们老一辈的观念。

    温州医科大学学生 卜一然: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途径去给大家普及这些知识,比如说献血之后一些身体恢复,包括骨髓捐献对身体的影响,所以首先是给自己家长去普及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家长更多了解到其实血液捐献和骨髓捐献,对身体没有所谓的那么大创伤。

    在温州医科大,有分别专注于鼓励社会进行某种捐献的学生社团,林建锋曾带领学生调研发现,高校是影响公众捐献行为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医学生,更早习得好的生命观,率先从传统观念中突围,更快加入捐献志愿,并能深入公众,更新其观念、认知,消除信息盲区。

    林建锋: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助人为乐精神、好人好报精神,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弘扬、去传播。我觉得中西方捐献的共同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爱,我们的捐献就是大爱。原先我们可能会宣传,捐献很伟大、很高尚,但是有时候觉得太高了,打动不了人,我们新的宣传口号就是一种爱心接力,生命延续,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生命观。

    社会需要继续对捐献之爱进行褒扬和集体缅怀,林建锋同时强调,无偿和自愿是原则,但不排斥对捐献相关者施以人道关怀,这都仰赖高校等宣传力量进一步助推公众观念和认知更新,才不会把关怀视为获得公众捐献行为的利益交换。

    林建锋:我们现在献血也好,造血干细胞也好,器官捐献都是无偿的。但是捐献的行为是需要我们除证书之外的精神激励,同时加社会保障这么一种方式。我们财政或慈善给他买一份健康险,等他老年的时候得到一份生命保障,就体现一种你奉献爱,我为你行孝,这么一种新时尚、新理念。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