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新华网:乘“峰”而起,跃上潮头——回眸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 作者:徐乐静 吴佳蔚    通讯员单位:新闻中心   编辑:王炎龙 高拓   字数:4371   浏览:9731
  • 百余年前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呐喊,唤醒沉睡的中华大地,催生自立的中国,开放的中国,创新的中国,科学发展的中国。

    2019年10月,瓯江畔,来自全球的青年与科学“金风玉露一相逢”,点亮了名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星辰,绚烂了人类智慧的夜空。

    2020年10月,仰望天际,在这颗星辰的指引下,我们搭乘历史前进的方舟再度起航——

    以科学之名,博采众议,集思广益。

    以科学之刃,披荆斩棘,乘“峰”而起。

    以科学之魂,素履以往,“智”取未来。

    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现场。新华网发

    聚四海之气,集八方之智

    无交流,不思想。在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细胞治疗”“量子力学”“清洁能源”“人工智能”……这些与你我生活或近或远的科学名词,组成了峰会的“官方语言”,让来自全球的科学家有了同频共振的媒介。

    “健康科技产业将迎来深刻的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开幕式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以“健康”为序,浓墨开篇,正契合了2020年的“特殊”主题。

    因为“特殊”,更显不易。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人类没有颓丧,科学没有止步,峰会没有停办。10月18日至19日,在浙江温州,96个国家和地区、29个国际组织,12位诺贝尔奖、沃尔夫奖获得者,113位中外院士,800多名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艺术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境内境外互动”的方式,聚焦全球性议题,分享思想、贡献智慧。

    48小时内同步举办30场论坛,每一分钟或诞生一句科学“金句”。当“说”成为参会者的规定动作,无数思想、信息、经验、智慧、成果等汇拢集结,生成“头脑风暴”。

    在大健康论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正是此次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探讨人类健康未来的意义所在。“如今中国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如何永葆前沿的创新能力,是值得讨论的重要问题。”他寄语广大学子,未来要保持更多创造性和开放性。

    中外大学校长圆桌会现场。新华网发

      在中外大学校长圆桌会,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校长肯·斯隆呼吁,让数字化为人才国际化插上翅膀。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跨国的连接和不同高校之间的交流,并帮助学校重新设计国际化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角,弥补传统实体教育的不足。

    在国际青年女科学家论坛,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主席罗宾·贝尔分享了题为《科学应对环境挑战 性别平等至关重要》的报告,提出“要用科学的方法去提升女科学家的可见度”。

    在主题为“科学家能否成为突破‘掐脖子’技术的主力军”的科思研讨会上,陈东敏、薛九枝、熊泉等博士认为,从科学到产业化,是一条孤独之路,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坑”,充满了巨大的风险,因此风险资本不敢轻易进入。这是一个全球共性。他们提出,要穿越这个“死亡之谷”,就要走科学家、创投家、企业家跨界融合之路,但他们更要关注自己的“兴奋点”,不要越位错位,而且要执着坚韧地干下去。

    ……

    “这就是科学的魅力!”连续两年参会的青年科学家代表、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主席王猛心潮澎湃。在峰会期间的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圆桌会上,他携手多国青年科学家共同形成了《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温州宣言》。

    多国青年代表宣读《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温州宣言》。新华社记者殷晓圣 摄

    从最新科学信息的互通有无,到科研成果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建设,各国科学家扎紧团结信任的纽带,架起跨越国界的桥梁,搭建分享知识经验的平台,筑牢科技支撑的雄关铁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注入精神源泉。

    这一刻,天马行空的思想因碰撞而绽放。

    这一刻,空气中充满东西方智慧交融的芬芳。

    破转型难题,育未来产业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指路,这是新时代地方发展的“刚需”。

    矾矿产业曾是温州重要的传统产业。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的明矾储量居于世界前列,素有“世界矾都”之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体制、技术、市场等瓶颈制约,矾矿产业发展逐步衰退。谋求“转型”是矾山镇多年来不变的使命。

    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新华网发 陈会斌 摄

    今年9月中旬,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国际联合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地下空间研究组(ACUUS-GEO)主席李晓昭、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主席王猛等20多位地质学专家走进矾山“把脉”,对当地“如何科学地、高效地利用好地下空间、地下资源”提出指导性意见。

    模具是制造业重要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温州的模具产业基础较好,但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德群看来,目前温州的模具产业有明显短板——简单的企业集聚,公共设备的使用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没有系统化执行。

    李德群及青年团队为温州打造高定位、高起点的模具产业园的发展路径一一支招:把控好入园企业,合理搭配专业的研发力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的协同作用,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合作,做到全方位高质量应用……

    破立并行。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从规划走向建设;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大唐5G、北斗产业基地等重大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温州;国科大、浙大温州研究院等38个创新载体,31家市级以上创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46家市级以上孵化平台纷纷落地,逐渐形成了温州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力。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院士专家仙居行活动——才企对接交流医药化工组专场。新华网发

    距离温州市区100公里外的台州市仙居县,10月19日也同步打开了来自峰会的“福袋”——60余位院士专家走进当地企业,围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深入探讨研判。

    “医药制造是仙居的传统产业,医疗器械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的新兴产业。”提及当地产业现状,仙居县科协主席陈亚青直言,前者产品科技含量低、环保水平低,后者虽未来前景很好,但大部分规模较小。想要破壁腾云,亟待专家指点迷津。

    据了解,峰会前期仙居县梳理出上百个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堵点,制作成册提前交给参会院士专家团,并由专家团一对一为企业答疑解惑。

    峰会效应之下,不仅国内产业受益,国际合作亦在“变现”。今年9月,由温州医科大学与世界百强名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联合设立的温医大阿尔伯塔学院迎来首批57名新生。这是目前中国医学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最全面的项目,也是全国首个聚焦临床医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2020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新华网发 温州医科大学供图

    科创进步点睛经济发展,在浙江,经济与科技同舟而济。2020年前三季度,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达458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09亿元,增长21.6%,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目前,浙江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7.5万家。

    从0到1,不断“破旧育新”,铸就以温州为代表的浙江“四千精神”。诚如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郑栅洁所说,勇立潮头的浙江,正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型省份,争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为应对中国与世界的百年大变局,构建发展新格局,打造重要窗口提供坚实的支撑。

    当开路先锋,创美好未来

    如若创新是颗种子,那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就是一场春雨,在举办地温州这片沃土上,延续“科学家精神”的基因,浸润出温州乃至中国科创发展的萋萋卉木。

    中国基因药谷。新华网发 杨冰杰摄

    一人成木,众人成林。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任院长,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基因药谷启动区正式启用,围绕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医大校长李校堃团队的科研技术成果,重点打造生物医药研发创新高地和产教融合基地;鹿城“瓯越院士之家”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宋伟宏等10位院士带领一批青年科学家入驻……

    峰会执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峰会系列活动期间,503位高层次人才与温州219家企事业单位签约,其中1名院士、10名领军人才、327名博士全职到温工作,16位院士、55名领军人才、94名博士以柔性合作形式与温州企事业单位开展挂牌揭榜、技术攻坚。

    瓯越院士之家。新华网发 张啸龙摄

    目前,峰会各项活动累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8项、落地高能级创新平台15个、引进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136个,其中院士领衔项目10个。乘“峰”而起的温州,正进一步完善“一器一园一基金”运营模式,打造“一园一城一中心”平台,建设“一区一廊一会一室”高层次创新格局,萃取全球智慧精华,转换成产业转型、科技腾飞的澎湃动力。

    专家团在嘉兴调研。新华网发 浙江省科协供图

    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已经成为科学探索之桥、成果转化之桥、交流链接之桥。

    而他口中的这座“桥”正在徐徐外延,桥上的跨越者亦在长三角各地步步生辉。

    在峰会永嘉分会场,以亚龙智能装备集团为代表的浙江本土企业与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安徽建筑大学等长三角区域名校科研机构达成战略合作,齐力攻坚AI项目。

    由乐清市政府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合作建设的乐清智能电气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聚焦智能电气、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乐清市10大电气产业子集群的智能化、高端化。

    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则依托上海大学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聚焦骨材料研究及产业化发展,将打造成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医工结合创新研发实体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医工技术区域创新高地。

    10月19日-20日,在台州、宁波、绍兴、嘉兴等地,由第16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长三角助力创新联盟高端智力、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会员等150余位专家组成的智囊团进工厂、车间,实地考察、座谈交流、技术指导、产业和需求对接等,力争与当地企业达成项目合作意向,推动高端智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两天时间,达成初步合作意向40余项。

    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今年42岁的上海青年郭伟在这次活动中,与嘉兴市三家单位在新材料应用方面达成了意向合作。

    搭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列车,郭伟将企业研发总部设在上海,品牌营销总部设在杭州,生产总部设在丽水。他说:“握指成拳,形成合力,长三角区域正在成为中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著名物理学家、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认为,科学无国界,科技发展的动力在于不同思想与文化的撞击,合作与开放是科技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是各国青年科学家交流思想、互学互鉴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通过这样平台,可以促进大家开展跨领域、跨学科地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