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健康报网》:基因疗法 药物耳聋治疗新希望
  • 作者:佚名    通讯员单位:健康报   编辑:管敏鑫 周大正 叶少芳整理   字数:   浏览:3518
  • 研究显示,药物性耳聋与线粒体基因突变有关,有些人只打了一针庆大霉素或链霉素,一周内就听力丧失,而有的人听力却不受影响。此类耳聋与用药剂量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由于患者本人的线粒体基因发生突变引起对此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高度敏感,从而致聋。据统计,在我国三千多万耳聋患者中1/3是由于不当使用此类抗生素引起的,其中有将近20%的药物性耳聋患者携带此类线粒体基因突变。

    在生活中,这类药物性耳聋患者在就医中可能不得不使用此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时该怎么办呢?就好像有些人对牛奶过敏,是否吃了某种抗过敏药后,喝牛奶就不过敏了呢?课题组通过研究药物性耳聋致病机理,在全球率先发现了药物性耳聋修饰基因,这类基因本身对耳聋的发生并无直接影响,但可以加强或减弱与耳聋表型有关的线粒体基因突变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2009年度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一等奖、2009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目前,我们可借助基因筛查的方法检测病人是否携带致聋相关的线粒体易感基因突变。如果携带这类突变,病人就不能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从而避免具有这些基因缺陷的人由于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而造成耳聋。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发现的药物性耳聋修饰基因,突破了药物性耳聋患者的用药禁忌,为研发针对此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抗过敏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基因治疗药物性耳聋有望成真。沿着这条思路,在不久的将来,也许我们可以利用基因治疗的方法,研发类似具有修饰基因作用的物质或者药物,将影响病人的“坏”基因修饰掉,或者阻断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致聋相关的线粒体易感基因突变的影响,然后可以使耳朵听力提高的“好”基因占主导地位,并加强它的作用,由此病人就有望摆脱无声世界。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