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一开始,刘教授就提问,“什么是学,什么是才?”刘教授通过岳麓书院的对联“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为“学”和“才”下了一个定义。接着又用郑板桥的故事引出了人一生要读的三本书——理论、实践、自己。刘教授认为,在这三本书中,“自己”是最好的一本书,也是最重要的一本书。只有读懂了自己,才能读懂别人。刘教授进而从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
为什么要读自己这本书?刘教授说,人是学习、研究、认识的重要对象,充满了“二律背反”式的自我矛盾,所以人要自我研究,而“读自己”可以指导做事与做学问,可以更好地做人,可以从中获得人生目的、人生哲理。只有善于阅读自己的人,才能够获得成功的硕果。
怎么读自己这本书?这是本次讲座的侧重点,也是师生们最关注的。刘教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答:一要丰富自己的“历”,丰富人生要有“历”可阅。“读万卷书”可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而“行万里路”和“识万种人”则可以获得更多的人生经历和生活阅历。二要“阅”自己的历,历而不阅,就无法把“历”化为自身的智慧。三要知道“读自己”的目的是“完善自我,回报他人”。四要提高“历商”,同样的经历不同历商的人会读出不同的东西。刘教授强调,读自己这本书时,要有“读自己”强烈的意识,要有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心态,要有智慧、有底蕴、有底气、有参照、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要讲究人生艺术,还应该有反省精神。
刘教授借哲学家涂又光先生的名言“迷则为凡,悟则为圣”,鼓励同学们多去体验自己的人生经历,多多思考,用心领悟,并与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体会。
刘教授以弗罗姆的一句名言——“我捧出自身,我融入他人,由此我找到自己,发现自己”,精彩地结束了整场讲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