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校园纵横
校园纵横
  • 仁济社团联承办温州市七大院校社团交流会
  • 作者:张 婧   供稿单位:仁济学院社团联   编辑:姜小玲   浏览:2124
  • 为了促进温州市各高校社团间的相互联系,加快高校社团的建设进程,提升温州高校社团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充实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410日下午,在温州医学院茶山校区,召开了由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承办的“温州市七大院校交流会”,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社团联合会、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社团联合会、浙江东方学院社团联合会、温州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社团联合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社团联合会及温州广播电视大学社团联合会负责人与会,就阻碍社团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沟通,温医仁济学院社团联主席池如镜主持会议。

    “自负盈亏”还是“宏观调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问题是各个社团最现实的问题。各个高校社团联对这一问题,结合自身,做法想法不一。温大瓯江社团联主席章一杰从“上海的一些高校社团逐步走向盈利性质”这一趋势中得到启发,认为温州的高校社团可以尝试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一方面促使社团积极寻求发展出路,另一方面也能够缓解资金困难问题。但这并不适合所有的社团。浙江东方学院的社团大多为服务性社团,资金大多来自学院团委的支持,不适宜尝试自负盈亏式的运转模式。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社团联主席李余表示,作为一个2008年才成立的社团联来说,其下的很多社团都还不具有自负盈亏的能力,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结构上,不少社团还处于摸索阶段,当下资金来源还主要依靠学院团委的支持,为了防止在发展初期出现社长使用会费不当的状况,社团联还需增加对社团的宏观调控力度,以保证社团顺利健康地发展。

    共同的尴尬:老会员,你们在哪里?

    七所高校的社团,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几乎都面临着老会员流失的尴尬。到底是什么使社团会员流失?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长期困扰社团发展的问题?这是否“已经成为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各位代表根据实际经验,发表了一些看法。其中章一杰提出了两点想法。他认为,社团留不住会员,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有代表性的社团文化。“一类的社团做文化,三类的社团做活动。”没有文化的社团就不会有特色,就会在广泛的竞争中失去主导力,退会就不可避免了。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方法就是形成有特色的社团文化,构建和谐温馨社团,使会员和社团建立起情感纽带,以情留人。同时在形式上也可以尝试“会费套餐”,即当新会员入会时正常收取一年的会费,第二年如果继续注册成为会员,就可以享受会费打折的优惠,有些社团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性质提供一些其他优惠。这一想法当即得到了现场不少代表的支持,表示有兴趣尝试实践。

    优胜劣汰,良性竞争促发展

    随着社团数量的增加,各社团之间的差距便逐渐显现出来。有的社团不适合在大学校园内发展,便逐渐走了下坡路;有的社团深受大家喜爱,会员数自然直线上升,在校内的口碑和形象也逐渐稳固。校园内资源有限,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尽量发挥出最大功能,同时激发各社团的热情,促进其发展,是各大高校共同的努力方向。浙江东方学院社团联合会代表就提出了“末位淘汰制”,就是把连续在社团评比活动中排名很靠后面的社团进行降级甚至注销,以保证更多资源分配给发展良好的社团。池如镜也认为,对于那些由于运营管理不善而导致发展欠佳的社团要加强干预指导,或者采取重新选举会长等方式,尽量帮助其发展;如果是因为不适宜校园而无法发展,就可以考虑注销——通过种种措施,将社团做精做优,做成符合大多数同学口味的“草根社团”,为广大的同学提供一个发展兴趣的渠道。

    本次交流会不仅解决了困扰温州市高校社团发展的一些实际问题,还是促进各高校社团交流合作的平台与契机,希望能借此机会达到一种类似于“美国常春藤联盟”的效应,实现高校社团之间畅通的经验交流以及有效的资源共享,从而形成持久的、积极的大学生校园文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