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7月11日,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硕博“乐伢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期举行。
本次实践活动以“艳阳鸣夏意,唇齿留笑颜”为主题,旨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传承口腔文化精神。
活动主要分为“薪火宣讲团”“乐伢万顺”“乐伢皓齿”和“乐伢行迹”四个部分,四部分相互关联、互相补充,在实践团成员们的努力与支持下都圆满落下帷幕,成为实践团成员们成长道路上绚烂的一笔。
薪火宣讲团
传递薪火、赓续文化。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由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及预备党员,共12人组成的“薪火宣讲团”,深入社区、医院和学校,面向群众开展政治理论宣讲和口腔健康宣教活动。
“薪火宣讲员”分别以“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做时代好青年”“千万工程幸福千万家”“小球带动大球——看中国体育外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为题,多角度、多方面深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薪火宣讲员”熟练运用所学口腔专业知识,以“正畸牙齿的卫生维护”“龋齿的防治”“牙周病的预防”“口腔健康饮食”等为主题,纠正了大家对于“洗牙能让牙齿更白”、“使用牙线会扩宽牙缝”等的误区。同时也科普了口腔健康防护预防方面的正确知识,让“巴氏刷牙法”等基础保护牙齿的知识更加广为人知,提高大家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
乐伢万顺
为了提供一个有趣、安全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暑假期间能够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实践团成员走进万顺社区,面向社区的孩子们开展了丰富的夏令营趣味课程。其中有口腔科普课、英语课、地理课、昆虫课、党史教育课、恐龙介绍课等等。
夏令营课程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提高了实践团成员们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还可以从孩子们身上获得启发和灵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服务社区。
“成长的不仅仅是被上课的小孩子,还有上课的我们。”
“教书育人需要巧妙的手段,不能一味强求,我更应该用心传授知识,不辜负他们的期待。”
乐伢皓齿
以“微”光聚萤火,让“笑”颜绽天下。“乐伢皓齿”实践团成员与11位小营员一同,相约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龙湾总院,在唇腭裂治疗中心赵树蕃、洪晓霞、陈蓓蓓、王晓丹四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一对一公益语音训练营。
“乐伢皓齿”以唇腭裂儿童语音治疗为主要内容,协助我院“微笑工程”项目的进行。作为我院传承多年的项目,实践团成员们致力于用循循善诱,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导小朋友们正确发声。每位实践团成员除了收获成就感,更多的是体会到成为一名医生传递温暖与爱的使命感和传承口腔精神文化的责任感。
乐伢行迹
为增强整个社会对于唇腭裂患儿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助力患儿生理心理全面康复,“乐伢行迹”开展了以“唇腭裂患儿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调研。
实践团成员通过查阅、分析文献、确定量表以及问卷发放形式,针对患儿的心理健康展开调查。在这一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学会了换位思考,从患者角度出发进行沟通,设计问卷,锻炼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同时,实践团成员们还走进病房与手术室,零距离体验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日常工作,增强了作为“口腔人”的专业素养。
领导慰问
7月7日,学院·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代莉,院学工办主任向敏和院团委副书记吴泽洋前往万顺社区慰问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师生们。当地社区居委会主任兼党委委员夏晓秋也出席了本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吴代莉倾听成员们的汇报与感想,并对实践团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和鼓励。她指出,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树立了良好的医者形象,为社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服务。
“我们每位同学都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四点期望: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树立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的信念,把自我价值融入家国情怀。”
2023年口腔医学院本硕博“乐伢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但是实践团成员们的学习和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始。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实践团成员们将继续发扬实践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传承口腔医学院的文化和精神。同时,也将继续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而不断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