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校园纵横
校园纵横
  • 医大党员勇当先、我为防疫做贡献
  • 组织部、机关党委党支部联合协助从事温州市境外捐赠防控物资接收及分配工作临时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作者:梁栋   供稿单位:组织部、机关党委   编辑:卞成德   浏览:5717
  • 4月30日下午,组织部、机关党委党支部联合协助从事温州市境外捐赠防控物资接收及分配工作临时党支部(以下简称“临时党支部”)在同心楼三楼会议室开展“医大党员勇当先、我为防疫做贡献”主题党日活动,会议由组织部、机关党委党支部书记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宋羽雅主持,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汪军洪,机关党委、校友办、计划财务处相关负责人,两个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

    校团委副书记兼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叶圣介绍了协助温州市接收及分配境外捐赠防控物资工作的总体情况,他用三个字概括临时党支部的工作特点:“多”(对接部门多、处理物资数量多、加班加点多),“快”(单据处理快、物资分发快、数据报送快),“变”(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节奏时时变化)。他谈到由于海外时差原因,国外申报材料和物资许多是凌晨送达,电话打到嗓子嘶哑、三餐并成两餐吃、凌晨1点还在工作岗位、每天工作16-18个小时是支部党员的工作常态。在支部全体党员的努力下,接收和分配境外捐赠防控物资工作及时到位,全程公正公开,数据随时可查,赢得华人华侨广泛信赖和政府部门高度肯定,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为温州市成功打好抗疫阻击战贡献了“温医大”力量。

    校友办执行主任管素叶、计划财务处处长胡军勇、组织部副部长宋羽雅分别谈了自己组织参与捐赠工作的体会。管素叶谈到,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医大人充分展现了勇担当、能干事的精神。临时党支部党员们在温州抗疫物资最紧缺的时刻,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奋勇当先,历时1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任务,为温州市抗疫物资捐赠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胡军勇谈到,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上级授权成为温州市最早且唯一接受境外防控物资捐赠的平台,学校高度重视,机关党委成立临时党支部给予工作支持。临时党支部组织有力,全体党员勇挑重担,克难攻坚,使防控物资按捐赠方意愿第一时间到达受赠方手中,且相关程序手续合法合规,打通了防控物资捐赠的“最后一公里”,为温州抗疫作出了积极贡献。宋羽雅谈到,在组建临时党支部的过程中,许多细节记忆犹新,心怀感动。有的同志在临时党支部成立之前参加过接收捐赠工作,在此次接到任务之后,明知工作繁杂,却没有任何推辞,主动帮带其他同志迅速熟悉工作。有的同志在工作现场连续从早到晚加班,恨不能投入更多时间。有的同志爱人在医院抗疫一线,本人既要照顾家庭,又坚持参加临时党支部工作。有的同志在得知临时党支部的工作后,多次主动联系要求贡献自己的力量。

    临时党支部成员结合工作经历,也分享了自身感悟。会上,汪军洪为临时党支部的每位成员赠送了镌刻其姓名的纪念品,以此表彰大家为抗击疫情所作的工作和贡献。汪军洪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学校对参与此次志愿服务的每位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他赞赏每位党员在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的勇气。他谈到,大家分享的抗疫故事,不仅仅是临时党支部故事、医大故事,也是中国故事的生动演绎,今天的主题党日活动,两个党支部党员一起聆听,一起分享,共同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他指出,中国的防疫工作和成效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政治公开课。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其中彰显了党的坚强领导,彰显了党组织的坚强有力,也彰显了党员干部听党指挥,勇当先锋,竭尽所能,贡献力量的过硬政治素质。最后,他对全体与会党员提出期望,抗疫战斗虽然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战斗还没有完全结束,在座的全体党员要立足本职岗位,继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再立新功。

    据悉,临时党支部于2月2日正式成立,3月15日现场工作基本结束,历时43天。工作期间共接受729笔意向捐赠,收到437笔境外捐赠物资,物品价值4055万元,其中包括防护服251130件、口罩9466862个、手套5417400双、护目镜17839个。临时党支部积极协同温州市委统战部、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境外捐赠流程,确保捐赠规范有序,架起海外同胞助力祖国、奉献爱心的畅通桥梁,为防控工作构筑起坚强的“红色堡垒”。临时党支部获评学校疫情防控事迹突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5名党员获评学校疫情防控事迹突出的党员干部、“最美抗疫人”等荣誉。

    临时党支部成员发言摘要(按发言顺序):

    团委学生实践服务中心副主任 徐卓: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是旗帜、支部就是堡垒,物资接收和分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临时党支部的成员每天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大家不仅眼里有活,更是心中有力量,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医务工作者是冲锋在抗疫一线的“战士”,而医疗物资和防护物品是他们最重要的“武器”和“装备”,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守住这个后勤保障的“大后方”,争取第一时间把防护用品送到抗疫第一线。

    教务处招生与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 张立康:一是对海外同胞心系祖国感动。在搬运、统计大量境外物资的时候,真切感到了海外同胞的家国情怀。二是为抗疫工作中的个人勇气、担当、任劳任怨感动,冲锋一线的医疗工作者感动了无数国人,我在工作现场更多看到的是提供后勤物资保障的平凡人,社区的防疫志愿者、保障一线用餐的送餐人员、转运物资的快递小哥,这是在家的时候无法切身体会的。三是为物资捐赠接收和分配的团队感到骄傲,我们求新求变短时间内更新完善物资接收和分配流程,开发了一个物资捐赠和分配系统,完成了大量的工作。这次志愿者工作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收获,这段经历可以在学校的复学返校中起到更多的指导作用。

    国际教育学院教学办公室主任 张晴:我用四个关键词来总结这次活动的感受。首先是“信任”。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参与抗疫志愿者活动。其次是“感恩”。疫情之下,海外华人的守望相助,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他们为祖国的付出。第三是“担当”。这次活动有大量的志愿者来自温州的国企,中国邮政承担了防控物资的运送,国企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最后是“自信”。事情证明,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只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只有坚定制度自信,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林建锋:在正月初七下午,我接到组织的临时任务,立即到协助境外捐赠工作组报到。能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当时我很激动。因为口罩已卖断货,我到同事家借了一个口罩就出发了。同行的申恒运竟奢侈戴了两个口罩。问了才知道,里面是纱口罩,能清洗,这样节约口罩。当天下午,到了一批原产日本的捐赠口罩,两人自驾车送到相关单位,一个不少。因为防护物资紧缺,我们从早上八点多忙到夜里十点多才回家。此后轮班的近两个月,我始终铭记着每天工作结束时,工作人员会发给每个人一个珍贵的口罩,还有无数个华侨千里送口罩的故事,时刻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口腔医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申恒运:此次疫情让自己感触很多。首先,这是一场历史上前所未见的重大危机,每个国家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都会载入史册。我国从2月份的“震中”发展到目前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海外华侨华人争相买票回国,都以能到中国安全区为荣,这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成就。目前全球300余万确诊病例,且数据还在不断激增。其次,这是一场共产党领导下的真正的人民战争。疫情中,一个个志愿者,一笔笔捐款,一次次物资转运,多少困难与艰险都被我们党组织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克服,我们扭转了危机。最后,我作为一名党员能参与本次史诗级疫情战斗倍感荣幸,那么多医务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在战斗,我能够参与后勤工作为他们加油感到十分荣幸。

    办公室(校友办)学院路校区办公室主任 章世望:一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相比于冲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做的是非常平凡的事情,是一名党员干部的本分。二是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做好本职工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本次疫情防控战役让我真切感受到党的伟大和祖国的强大。国家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积极对其他国家进行支援,彰显大国担当。

    科研实验中心科研楼综合建设与管理科科长 陈奇策:在这次临时党支部工作期间给我感动最深的就是温州市政府包机从意大利空运捐赠的医疗物资回温州。这次包机共运回了200多万件的口罩、防护服、体温枪等医用防疫物资,货物总体积近400立方米,由90多个温籍侨团、企业及个人捐赠。这次包机充分体现了温州人不等不靠、依靠自己、敢为人先、变不可能为可能的精神。回想到学校在“申博”“申大”的过程,作为一个不在省城不挂省牌的高校,也正是靠着这股精神拿到博士点、升格为大学。今后我们温医人还将继续秉承这种精神,为学校冲击“双一流”作出自己的贡献。

    后勤发展处水电工程中心副主任 王一龙:当我得知学校需要人手接收海外防疫物资时,我主动向组织申请去帮忙。我去的时候已经3月份了,当时工作已经比较顺了,没有像之前的同志这么忙,一般晚上7、8点钟能下班。去的时候看到我们的同志积极工作、任劳任怨,极大地振奋了我,我都看在眼里非常感动。我感觉很荣幸,组织需要我,能够加入组织,在疫情期间能够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温州人的强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么多的海外温州人,好多都是个人捐赠,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所以我坚信跟着党走必然会实现“中国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