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校园纵横
校园纵横
  • 医大故事会第十一讲开讲
  • 陈超、沈树红、张浩三位校友讲述温医往事
  • 作者:文/周梦雪 罗添予 摄/倪劭楷 钟声 邱炜 潘佳楠   供稿单位:学生通讯社   编辑:卞成德   浏览:3735
  • 甲子华诞,校友云集。10月27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系副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陈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沈树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外科管委会副主任、卫健委心血管病再生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浩。他们三位校友做客“医大故事会”,为现场300多名师生讲述他们在温医的那些年、那些事。

    忆昨日,风华正茂历青春

    陈超、沈树红、张浩分别是温医大77级、82级、91级的毕业生,他们分别站在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视角,回忆着自己在温医的求学之路:当初的温医,校区比较小,设施也没有现在齐全,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但是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张浩说,学习是他的重心,相比于现在信息化的时代,他觉得当时的学生们受到的干扰更少,更懂得课余时间的宝贵,更懂得珍惜,也更明确自己学习的初心。沈树红还清晰地记得,在校期间,在钱礼校长的带领下,温医在全国医学统考中多次斩获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

    物质条件虽然艰苦,他们却拥有一样的甚至更多的精神财富。陈超回忆道,他最难忘的就是当初那场文艺晚会,晚会所有的策划、所有的台词,都是他的同班同学瞿佳(曾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现任眼视光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一手创作的。谈及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帮助和互相关心,陈超以 “兄弟”二字肯定了当年他们之间坚定的同窗情谊。

    望今朝,立足当下创新篇

    从温医走向社会,每个校友都立足岗位,做出了不俗的成绩。对于所获得成就,三位校友谦虚地表示,在漫长艰苦的学医路上,他们逐渐喜欢上了医学,以兴趣为动力,以勤勉为信念,以实干为向导,他们逐渐认识到作为医生的意义所在。成功还离不开温医精神的传承,前人的成功给了他们自信与勇气。

    对于今天的学弟学妹,陈超建议,临床知识的学习理应放在第一位,毕业实习非常重要,住院医师的培训也十分关键。沈树红把学医分为三个阶段: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本科阶段,以临床经验为主、思维渐渐发展的实习、住院医师阶段、以思维开拓与创新为主的研究生及以后阶段,从发现问题,到研究问题,再到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过程。三位校友还指出,一个医生的任务,不只是治面前的病人,更要把眼界放宽、把胸怀扩大,做好科研,为这个学科领域作贡献,用你的研究成果挽救千千万万个等待救治的患者。

    述传承,寄望学子待佳音

    大学是一个多向发展的时期,不管是求学还是求职,面试都是一道关键的门槛。拥有面试官经历的三位嘉宾,热心地给现场的学弟学妹们总结了几点经验与技巧。他们认为,首先是实力,这个毋庸置疑,面试者知识面要广,思路要清楚;其次是真诚,真实地展现自己,不要夸夸其谈,更不要套用模板;再者是合作的精神,在医学的研究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最后是活力,展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展现自己自觉与自学的能力,展现自己是一个可以信赖和托付的人。

    感恩之心、反哺之意。讲座的最后,三位嘉宾献上对母校的祝福,也给学弟学妹们留下了最宝贵的建议。在热烈的掌声中,第11期“医大故事会”落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