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校园纵横
校园纵横
  • 幽兰送芳:树时代家风,传医者仁心
  • 作者:汪玲玲 赵东淇   供稿单位:仁济学院   编辑:卞成德   浏览:2731
  • 历经十五年,兰小草这个谜一般人物的真实身份最终得以大白,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这十五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一份为时代奉献的精神。为探寻兰小草精神,“海岛益行,全科医心”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访了兰小草生前生活工作之地——大门镇岙面村、甲面村,采访了他的家人与周边的居民,深入了解兰小草王珏一生的故事。

    故事从2002年11月17日开始,温州日报匿名收到2万元现金和一封署名为“农民的儿子兰小草”的信。信中写道,“这两万元是我们辛苦挣来的,捐给那些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我们希望用33年时间,每年捐献2万元‘星雨心愿’善款,以报答农民‘粒粒皆辛苦’的养育之情……”

    “左手做的好事不需要让右手知道,所以我当年去上大学之际,舅舅拿出厚厚一叠发黄的报纸,告诉我我父亲就是兰小草,希望我在学校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时,我很平静,因为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平时沉默寡言,更注重用行动教导,我的爷爷也是这样教育他的,我们家六代行医,已经将帮助他人当作一种习惯,我们家已经形成了自尊、自强、自爱、自信、自立的祖训。”采访中兰小草的儿子王子震向实践队员娓娓道来。

    如今兰小草精神不只是在他家人之间传承,王子震表示,“今年是家族凑钱,还了父亲的愿望,而现在工作了,之后我自己会承担,去完成捐够33年的承诺,我现在也在通过公益项目教小孩。”幽兰之馨更飘送至洞头区之外的地方,兰小草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正如兰小草的妻子所说:“现在你们年轻人真的很好,我们看到很多爱心,不只是兰小草的爱心,还有其他的爱心,我都看在眼里,我看到这么多的人,做这么多的善行我觉得这就是他所希望产生的影响。”

    在走访大门镇的居民时我们深切感受到兰小草在居民心中的分量,居民对他赞不绝口,纷纷讲述到遇到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王珏会到老人的家里上门治疗,逢年过节时他和家人都会到社区的养老院去看望老人,每年过年还会在家里办几桌酒席让村里的孤寡老人到自己家里来。王珏用自己的行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人。就像王珏曾经租住十年的户主所说,“王珏他对所有人都很好,我从来没有见他跟谁起过冲突,他内心很强大,很善良,默默地帮助其他人,我觉得当医生应该要有这份仁心,不然坚持不下去。”

    除此之外,在走访过程中,居民一致夸赞兰小草的医术高明,中医、西医均擅长,“他的医术非常高超,许多不是岛上的居民都会特地不远万里过来找他看病,即便桥未通时,也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家里有祖传的秘方。”而向王子震聊到“祖传的偏方”时,他向队员确认了家族确实手握偏方,但是他更认为父亲的医术主要来源于孜孜不倦地学习,“偏方是我家一辈辈人呕心沥血钻研的,我父亲只有初中的学历,之前是和作为乡村医生的爷爷学习医术,之后是靠自己慢慢考医生资格证书,我父亲昼夜思想如何快速缓解病人痛苦,比如父亲发现小孩的药给大人用有效,而去年医学报告才有。”兰小草承袭家族的苦心钻研的家风吹进王子震的心中,也涤荡了实践队员的心灵。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任务,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克己奉公,苦心钻研,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兰小草只是一位基层医生,但他对全科医生职业精神的坚守和对当地人民全心全意的爱护,是当代社会人的楷模,值得人们将此精神代代传扬。

    “兰小草精神”所展现的医学世家的优良家风,广大的全科医学生应积极汲取精神养分。“海岛益行,全科医心”作为一支以“全科”为主线的实践队,对“兰小草精神”的探寻,是对自身医德精神的锤炼,更是对知行合一践行全科医生职业精神的保障。大医精于业、诚于心、厚于德,通过学习“兰小草精神”树时代新风,传医者仁心。兰小草是新时代所有全科医生的职业标杆,是全科学子砥砺前进的丰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