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新闻专题
  •  (国家级)新华网:温州医科大学:聚焦“实践大课堂” 锻造药学创新人才
  • 作者:郑晴怡、朱建波   来源:药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新华网   编辑:王悠   浏览:4421
  • 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积极为学生搭建育人平台,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

    近日,“肤生工程”福鼎龙安爱心医院授牌成立,“肤生工程”创面修复救助站同步落户该医院。这意味着福建福鼎的创面患者在家门口的医院即可享受温州医科大学肤生志愿者为他们提供的医疗志愿服务。

    据了解,“肤生工程”作为一项大型公益慈善项目,已成为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助力学生成长、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的一部鲜活生动的教材。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药学学科带头人李校堃教授牵头发起,旨在为全国深受创面问题困扰的弱势人群提供慈善救助服务,同时培养“造血型”的创面修复人才,以温州的创面修复成果引领全国、服务大众。


    “肤生工程”团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年以来,“肤生工程”培育了“千村千点救助站”“藏区公益行”“百年红 肤生行”等活动品牌,先后在青海玉树、西藏那曲、陕西富平、浙江温州等地建立了56个创面救助点,与40家志愿者义工组织合作建立公益救助网络,开展精准医疗走访360人次、主题公益活动165次,总公益行程超12万公里,受益者达3万余人,形成了集“调研、咨询、治疗辅助、跟踪反馈”为一体的创面修复慈善服务体系。

    传承红色文化 厚植家国情怀

    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全方位落实“理论学习、警示教育、师德传承、研学实践、仪式文化”“五位一体”师德教育体系,不断增强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

    “药苑·朗读者”师生共读红色经典活动现场

    以“药苑·朗读者”师生共读红色经典活动为例,该学院通过“师生结对”的方式,由学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带领全院学生共同开展系列红色主题朗读活动,通过党支部书记讲廉政党课、观看反腐警示教育片、思政微课讲身边违纪案件“活教材”、考察廉政教育基地等学习方式,让教师真正在思想上受到震憾和教育。目前,该活动已经成为该学院组织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该学院还建立了一支由42名师生党员组成的“红细胞宣讲团”,宣讲感人故事,并通过校内外宣传阵地放大传播,让尘封的历史“活”起来;开展“红喇叭值日生”每周播送活动,定期推送红色年代科研人员相关故事,让师生们在一次次“沉浸式”研学实践中感受脚下这片土地的红色基因。

    破解育人难题 共筑“医者仁心”

    生物制药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药物研发链条脱节怎么办?如何解决具有创新药物研发经历和教研融合能力的师资薄弱问题?

    “肤生健康梦 青春接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在教学实践中,打破产学研医壁垒,不断探索解决协同科研与育人难题,为创新生物制药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范本——

    科教融合——学院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重点实验室以及生物医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每位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须完成一种细胞生长因子或重组蛋白药物从上游到下游的全过程操作,为学生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产教融合——学院在10余家企业建立“企中校”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利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共享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校和学院负责党建、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育人相关实施方案制定,建立了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在学院系统化、规范化培训的前提下,企业作为育人实施方,对师生完成指定目标进行督导。

    医教融合——学院设立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药物研发实践平台,围绕细胞生长因子与代谢、心血管、烧创伤、中风等疾病领域,在20余家医院建立了临床学科基地,引导学生形成从“临床发现问题-实验室解决问题-临床应用”的转化医学思维,培养学生建立“新药研发的本源是满足临床需求”的认知。

    校地合作——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建中国基因药谷等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提升产教融合发展水平,探索中国医药领域产教融合的新模式,为学生校外实践搭建了良好平台,助力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训教学。

    据了解,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以“政治引领+实践养成+价值观培育”为培养模式,集入口管理、理论教学、实践锻炼、跟踪培养等为一体的特色育人体系,以“实景式”实践教育助推药学人才快速成长。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