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兴(左三)、池永龙(左二)在颁奖大会现场上领奖
近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公认的最高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2010~2011年度)的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来自全国的15个科研项目获得一等奖。其中在评审出的7个2011年度一等奖中,由我校附属一院王良兴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的特点及分子特征研究》名列其中,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夺魁的科研项目;而在揭晓的8个2010年度一等奖中,由我校附属二院池永龙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则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的项目分享了其中的两席。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是临床上分离的常见细菌,致病性强,病死率高,是引起严重感染和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重要病原菌。以王良兴为首的科研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展开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共发表相关论文42篇,其科研成果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促进公共卫生安全、控制医院感染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脊柱疾病患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体表和体内组织的创伤,最大限度地实现“微创”,已成为脊柱外科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池永龙的科研团队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探索,创新了多项脊柱微创技术,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如中上胸椎的椎弓根内固定、系列上颈椎经皮内固定术等多种术式以及相关的研究理论。与传统脊柱外科标准手术相比,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更快的特点,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痛苦以及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目前,科研团队采用微创技术已收治各类脊柱疾患近千例,病员来自全国各地及北美、欧洲各国,其研究成果和技术也已在全国30余所医院进行推广。
据了解,设立于2001年的中华医学科技奖,按年度展开评选,旨在奖励在医学领域中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进步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集体,激励科技人员勇攀科技高峰。自该奖项设立的11年来,共有859项医学成果和团队脱颖而出获得大奖,对我国的医学科技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2006年起,中华医学会获准直接向国家科技奖推荐科技项目,成为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第一个可以直接推荐国家奖的科技社团。迄今为止,我校在历年的中华医学科技奖评选中,共获得了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其中,吴式琇主持的《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系统研究》项目获2007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李校堃主持的《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基础与工程技术研究》项目获2008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填补了当时我省在全国医疗卫生行业最高科技奖一等奖的空白;管敏鑫主持的《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的致病机制研究及干预》获2009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自2007年开始,我校每年都有科研项目在中华医学科技奖的评选中胜出并夺奖,彰显了我校科研建设过程中坚实的研究实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