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许艳,尽心陪伴在小伊伊身边
“伊伊,姐姐送张卡片给你,鲜花也是给你的礼物哦……”25日中午,在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创造生命奇迹的小女孩项炜伊所在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ICU病房,温州医学院大学生志愿者陈许艳带着许多小礼物来到小炜伊的床旁,边了解她的病情,边陪护小炜伊。
得到伊伊在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消息和学院志愿者在附二院集结的“命令”后,陈许艳心急地“归队”了。伊伊的父亲,在动车事故中死难的项余岸是陈许艳的中学语文教师,深受同学们的热爱。在医院,她主动要求成为了伊伊的一对一服务志愿者。为更好地陪护小伊伊,昨天晚上,陈许艳参加了由医院组织的志愿者培训,还“恶补”了一番护理操作、心理干预等知识,直到晚上10点才休息。她说,他们还要叠一堆幸运星、千纸鹤送给伊伊,今天正在准备小伊伊喜欢的“巧虎”,等她醒了,要讲故事哄她……
蔡乐益,在老师们身边体会医者仁心
“我家住在动车站附近,事故发生时断电了,一来电,就看到我们的辅导员、附属第二医院手外科医生林丁盛在QQ群里发布的事故消息,让我们关注献血和志愿者服务工作。”临床专业大四的志愿者蔡乐益说,他一直关注着事故救援进展,主动来到附二院陪护伤员。
“当小炜伊转到我们医院时,我正和林丁盛老师在一起,我马上跟着老师进手术室,关注小炜伊的手术进展情况。”蔡乐益说,手术一直到凌晨一点多才结束。从24日到医院起,他仅仅休息了3个多小时。
“事故发生时,并不是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
自动车追尾事故发生的当晚起,温州医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就自发前往各救治医院帮助,并在第一时间内另外组织成立了一支“7.23动车事故伤员志愿者服务队”,主要在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开展有序的志愿服务。从25日开始,第二临床医学院杏林社20多位同学集中在附二院,由护理部分配,对每个住院的伤员开展一对一服务,主要进行陪护、每日病情报告、心理安抚、秩序维持等工作。“我们现在是两班制,上午8点到下午3点一班,下午3点到晚上9点一班。”志愿者柯秀荣是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专业大二学生,他说,从早上7点多就开始到医院,着手协调今天的志愿者工作。因为不时有伤重患者转院过来,有伤者需要帮助,短短的采访,几次被打断。
在附属第一医院,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第一临床爱心社的同学们顶着烈日,解答着伤员家属的各种问题。学校各二级学院志愿者服务社纷纷致电各救治医院,请缨参与救治工作。
在各医院专门辟出的救治病房,大学生志愿者们结合专业知识,着手治疗后的护理看护工作,在医生进行检查时,志愿者帮忙翻身、擦身;如果病人家属没有在场,他们则变成了“父母”或“儿女”,扶着他们上下洗手间,和他们聊天、解闷,排解他们伤后的伤心与恐惧感,并帮助伤员及时通过电视、网络,了解救援的情况;他们还给每位伤员送上50元电话卡,及时和家人联系报平安,并通过博客发起倡议,呼吁更多的人投身到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来,用爱去温暖那些经历了灾难的人们。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这些志愿者的身影。每年暑假,两个临床医学院都会招募学生志愿者到医院开展门诊导医服务活动,缓解夏季高温给医院带来的就诊压力和群众看病难问题。5·12汶川地震后,杏林社志愿者们成为第一批志愿者,在附属医院协助他们的老师参与伤员陪护、心理援助;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温医的大学生志愿者都会到贫困地区去开展支教、义诊……他们一直实践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多个志愿服务项目获得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还获得浙江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用行动抚慰伤者,用爱心搀扶家属,在灾难中大写“爱”。在7.23动车追尾事故中抢救伤员的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每一位志愿者,一起用精湛的医技、辛勤的汗水、诚挚的爱心履行了救死扶伤的誓言,一起为伤者筑起生命的堤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