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向老一辈的“认真”致敬
  • 作者:少芳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   编辑:叶少芳   浏览:5171
  •     认真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是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在现今快速、浮躁的社会中,我们可能会以巨大的动力去获取物质的满足,但同时,有些东西也会在无形中丢失,比如某些优秀的品质。

    明天是九九重阳节,在温医学术报告厅门口,当看到几百位头发花白的温医离退休老同志或步履蹒跚,或坐着轮椅,或在爱人、保姆的搀扶下集聚参加教协换届候选人推选大会时,在这一瞬间,我们会由衷敬佩,会感动,但回头想想,这一认真劲儿对他们来说又是何尝是个特例?从1958年建校初期到现在,温医老一辈教职员工艰苦创业,他们身上集聚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50多年执教生涯 每堂都是“新课”

    原温州医学院临床系蒋仲荪教授现年已76岁高龄,但谁也不会想到,他至今仍精神焕发地站在讲台上,为继续教育学院的医学生们教授《临床分子病理学》。所有的人都相信他真的特别热爱这个讲台,蒋仲荪老师说,我愿意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在他的教书育人字典里,有几个关键词特别显目:“备课设计”、“切入点”、“新课”,以致从1959年来温医教书至今,他上过许多门课,上过无数堂课,上课几乎不看讲稿,但从来没有哪堂课是另外一堂课的复制品。蒋仲荪老师认为,只要学生对象不一样,专业特点不一样,课程进度不一样,那么每堂都必须认真地重新备过,找不同的切入点,注重内容上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教书育人讲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就应该从这里做起。虽然如病理、生理这些课程他都已经上了几十年,早已烂熟于心,也许闭着眼睛都能讲,但老师还是坚持每上一次课都重新备课写稿,把讲稿一字一句写下来,在他的讲台桌上,学生们永远找不到发黄或破旧的讲稿,因为他认为每次都应对课程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自己对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和升华也应让授课内容随之不断更新。所有这些,让他半个世纪来一直坚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晚备完课躺在床上睡觉前,将明日授课的大纲和要点全部在脑子里过一遍,并斟酌确定以临床的哪些案例来剖析最为合适和明晰。

     

    蒋仲荪教授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几代温医人,他不仅勤勤恳恳教书育人,还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实验经验,著书立说,把结晶留给后人。

     

     七天七夜守护病人的“白求恩式大夫”

    温医骨科创始人李也白教授盛名温州,他在近半个世纪的行医生涯中,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并有着很多不凡的经历。他不仅有着娴熟的医疗技术,更有着心系患者,忠于职守的大医精神。70年代,李也白教授在临床上碰到一脑外伤病人的手术,为了全身心救护病人,他守护病人七天七夜,病人家属感动地跪倒在他面前。李也白教授始终说:在任何时候,医生的服务态度是第一位的。

     

    瞿佳院长曾写到,李也白教授是我的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多次聆听他给我们医学专业的学生上理论课,也曾作为实医师跟着他上手术台。不论何时何地,我都能感受到他作为医生的那种使命感,感受到他那种对病人极端负责任的爱心和责任心,更能感受到他对医学教育和医学生那份特有的热爱之情,他确实为我们后辈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李也白教授五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忘我工作,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虽已逾古稀之年,但他仍精神抖擞,一如既往地奋战在医学战线的第一线,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细致地写每一份病例,并鼓励患者们积极地生活。

     

    “他很认真、仔细,不仅问诊如此,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发病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病情,令我们十分感动。”一位患者的母亲如是评价。16岁的患者陈某因脊椎疼痛在母亲陪伴下寻李也白教授诊治,李也白教授不仅仔细询问其身体各方面情况,做好病例记录,对患处进行准确诊断并向患者分析具体原由,并耐心地提示陈某改善健康的注意事项:不要老是坐着学习、上网,要多运动、减轻体重,这样对减少脊椎受挤压会大有帮助……李也白教授的 “望闻问切”不仅增强了陈某治疗的信心,而且对积极提升身体素质有了正确的认识。

     

    认真是“必须的” 热爱是“内心的”

    温医离退休党组织生活每个月会举行一次,共有150多名党员会聚一起。王成豹老师今年已经快80岁了,小脑萎缩等疾病让他行动不便,可就这样他至今没有缺过一次组织生活会,每次都紧紧地叮嘱夫人一起陪着来。同样的,黄连泰老师自从患上全身严重湿疹后,每年几乎都要进医院治疗4次,每次都要近大半个月时间,但如果遇上每月9日过组织生活的那一天他还住院的,只要中途没有安排打针,他准“溜”回学校。据离退休干部处张慧玲老师介绍,每次开组织生活会,由夫人或保姆陪着来的都有近10人,他们都觉得应该这么做,没有理由。

     

    还有一个故事更令人感叹。学校“夕阳红”艺术团里有一位慈祥的“终身会员”,他叫汪宋宝,现年96岁,至今仍在艺术团里练歌唱歌,每次排演不仅必到,而且提早到,风雨无阻。他每次坐着轮椅来,演出时就站起来自己走。他是“夕阳红”艺术团的前身“老园丁”艺术团的主创人之一,对艺术团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会如此认真执着地在艺术团里一直唱歌时,汪宋宝老师说:“一个人老了最重要的是心情舒畅,在艺术团与曾经共事的同伴们在一起,会心情愉快,而且每次唱歌都会让我感到心情舒畅愉悦”。他说:“我会一直唱下去,直到我不在为止”。听到这,我们都会停顿,这应该是对“热爱”的最佳诠释吧。

     

    每当看到老一辈们认真阅读党代会报告、温医校报并用铅笔去修正一个标点符号时,这种严谨与认真总能令我们肃然起敬的同时给我们以警醒,告诉我们应如何去对待工作、学习。这些平凡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我们无法去计数它有多少;这些认真了一辈子的人们用他们的行动教会我们该如何在充满诱惑的现实中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

    校领导重阳节慰问老同志,祝他们节日快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