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第22例!温医大学子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 作者:邵子伊、张益鸣/文 陈庆煜、庄喻涵/图   供稿单位:第二临床医学院 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编辑:温彬彬   浏览:4536
  • 414日上午8时,在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第二临床医学院陈同学躺在病床上,开始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细长的血液循环管连接着他的手臂与血液分离机,历经四个多小时的外周血循环采集,完成了360cc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为素未谋面的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至此他也成为温州医科大学第22例、温州市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沉默寡言,踏实勤恳,这是老师和同学对陈同学的初印象。“我有点社恐,不太会说话”,但陈同学一直怀揣着一颗奉献助人的“赤子心”。去年春天,在学校杏林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举办的一次献血活动中,他了解到中华骨髓库的存在,当即便决定入库。“当时过来本来是想献血的,没想到来迟一步,献血车走了,但造血干细胞宣传小组的同学们还在,于是顺便了解了‘生命相髓’,学习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他表示,尽管知道匹配成功的概率是几万分之一,但有机会救治他人生命的事情就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去做。“最初抽取血样的时候就告诉我有7天的静思期,让我考虑好是否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这是救人命的事情,我不会反悔。”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很好的“运气”。入库不到一年的时间,陈同学接连收到了配型成功、体检通过的好消息。那时候正值紧张的期初考,虽然学业上有诸多压力,但他仍坚定地表明捐献意愿。得益于热爱运动,生活习惯良好,陈同学的身体一向健康,符合捐献标准。其间,由于患者病情的不稳定,曾一度中断捐献流程,陈同学觉得很可惜,为自己没能帮上忙感到些许遗憾。“后来听到又可以捐献的消息,就很高兴还是能帮上忙,觉得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也为自己能延续他的生命感到荣幸。”


    从捐献前的5天起,陈同学就住进病房,每天都要打2支动员剂,另外医护人员还会对他进行体温检测、抽血等一系列例行事项,避免出现因为突然的感冒发烧而耽误捐献的情况,前后加起来大概需要请假半个月。“说实话有点担心课程跟不上,但救人要紧,落下的课之后补一下还是没问题的。”在没有检查的时间里,陈同学会在病床旁的书桌上抽空看书、做题。

    我想对大家说,捐献干细胞其实对自身并没有太大影响,都是能够恢复的,但对于需要的人来说那就是生命的曙光。我说不出很感性的话,也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情,只是想着:如果可以救人,那就去救。陈同学表示,这次捐献对他来说是异常宝贵的人生经历,如果他的捐献能动员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群体中,那就是值得的。

    近年来,温医大生命相髓公益宣传中心以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核心,致力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与推广工作,定期组织造血干细胞入库活动,开展造血干细胞知识普及讲座。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已动员温州地区高校师生加入中华骨髓库近4600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