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孔子学院组织召开的第二届“向世界介绍中国”研讨会于5月10日举行。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片导演冯雪松先生应邀讲述中国战地记者方大曾的故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蔡雯,新闻学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王润泽老师,《侨报》总裁游江等出席。校长吕帆发去贺信。纽约孔院中方院长陈洁主持。
方大曾,原名方德曾,笔名小方,是我国新闻界先驱,被誉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他以相机和文字为武器,为抗日救亡而奔走。他是“卢沟桥事变”第一个到现场报道的记者,留下了很多反映抗日题材的摄影作品,如《日军炮火下的宛平城》《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等。1937年,年仅25岁的他在保定失踪。从1999年开始,冯雪松历经18年追踪方大曾的生平事迹,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撰写《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建立方大曾纪念室,开展“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等,将方大曾的生命轮廓和精神面貌清晰得展现在公众面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冯雪松先生演讲
本次研讨会是冯雪松第一次在美国讲述方大曾的故事。他分享了多年拍摄的经历,并讲述了方大曾的一生,探讨了当代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他说:“方大曾有家国情怀,有职业精神,有专业素质,是一流的战地摄影师。二十世纪世界最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小方一直都这么做,他离战火很近,被誉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寻找方大曾既是对先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我辈责无旁贷。他希望借此弘扬和传播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提倡爱国、敬业、责任、担当,用榜样的力量,传递正能量,为将来步入社会的青年学子提供借鉴和帮助。
吕帆在贺信中感谢冯雪松先生将“小方”鲜活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她说,小方关注民生,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的事迹触及我们的内心、震撼我们的灵魂。他是一位不受时代局限、不受年龄段影响、超越国界的英雄。小方所呈现的这种人文价值和社会关怀精神在每个时代都是必要的,今天更应在青年学子中传承和弘扬。而温州医科大学一直以来将高尚人文素养和心系民众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融入到医学人才的培养当中!她坚信我们的年轻学者们,一定会用最诚挚之心欢迎“小方”,用最虔诚的态度接受小方,会成为我们有志年轻人所崇尚的英雄。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孔子学院外方院长Guilherme Albieri说,是冯雪松先生的长期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牺牲的人,并确保他们不被社会所遗忘。
研讨会前,冯雪松一行与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徐永吉参赞及乔喆副领事等进行了交流。徐永吉对在海外推广方大曾的事迹和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新华网、《侨报》、《今日看点》、《世界日报》等媒体的关注。
1935年方大曾在前线留影
方大曾部分摄影作品
方大曾部分摄影作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