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下称教育部科技奖)授奖项目,我校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李校堃教授领衔的“生长因子创新药物及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金子兵教授领衔的“重大出生缺陷性眼病的新致病基因发现及机理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成果均由我校独立完成。此次我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不仅是我校在教育部科技奖上的突破,也是浙江省高校首次获得医药卫生领域的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生长因子创新药物及作用机制研究”项目成果是李校堃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继获得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来的又一重要奖项。科研团队围绕重要功能蛋白FGFs家族形成了系列新发现、新突破:(1)发现并阐明了FGFs内分泌亚家族成员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的新作用和新机制,为实现FGFs由外用向内用注射制剂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解析了庞大的FGFs家族结合受体FGFR并进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的精准模式,为理解FGFs在疾病中的调控机制和靶向先导化合物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视野;(3)基于结构特征,开展了大量有关FGFs分子优化和修饰的系统性研究,成功解决了长期制约FGFs新药表达量低、稳定性差的技术难题,推动了FGFs创新药物的进一步发展。
李校堃科研团队近10年来围绕上述创新研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如Cell Metabolism、Molecular Cell、Cell Reports、Circulation、 PNAS、JACC等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50余篇,他引超过2000余次,其中有关FGF21对糖尿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列入CellMetabolism全球十年十大科技突破;获国家发明专利39项,其中3项专利技术成功实现来产业转化;获国家基因工程一类新药临床批文2项。围绕生长因子FGFs研究,科研团队形成了成熟的技术研究体系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梯队,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科技部中青年学术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6人。
“重大出生缺陷性眼病的新致病基因发现及机理研究”项目成果是金子兵教授团队针对我国出生缺陷性眼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迫切需要早期干预的现状,着力研究我国先天遗传性眼病的现患特征及诊断和治疗途径,建立临床筛查诊断技术方法和符合我国人口特征的防治技术体系。其重要发现包括:(1)发现并明确了全新的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病基因SLC7A14;(2)针对临床上最常见的散发病例和遗传方式不明患者进行了大规模、高通量和高效价比的基因诊断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面向所有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基因诊断和突变评价体系,显著提高了基因突变检出率;(3)成功制备了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来源的无整合诱导多能干细胞并将其分化成视网膜细胞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应用和治疗探索奠定了关键的科学基础。
金子兵科研团队围绕出生缺陷性眼病的致病机理和治疗开展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Biomaterials、Genetics in Medicine、IOVS等国际知名SCI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发明专利4项,获国际学会奖项多项。原创性发现多个全新致病基因,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iPS细胞,是国际相关领域的引领性成果。
据了解,教育部科技奖是仅次于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重量级奖项,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本次教育部科技奖共有授奖项目312项(人),其中一等奖116项,二等奖187项,青年奖9人。
本文文字素材由钱君、白雪飞、龚方华、黄秀峰等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