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公共自行车管理有高招——医大学子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 作者:胡金辉   供稿单位:信息与工程学院   编辑:小玲   浏览:4428
  • 如何让温州市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做得更好? 我校眼视光学院的白生生、陈桂囡、卢萍三位同学组成的团队,在信息与工程学院教师吕丹的指导下,选取《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一题,在紧张的三天三夜里,通过团结合作建立统计模型,科学地分析了温州市公共自行车的分布情况,揭示出借车时间符合正态分布等统计特征,并根据自定义的平衡度和工作强度指标,对各站点配置的合理性及其对系统的运行效率、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给出了定量评价;同时,创建多次聚类模型从而得到站点配置的优化结果,为温州市人民政府科学管理公共自行车提供了合理参考和建议。

    日前,该团队因其分析的系统性、模型建立的科学性和文案的优秀,获得评委一致认可,夺得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今年,我校共有12支代表队36人参加“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浙江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获奖数量和获奖等级上都有所突破。

    其中获全国二等奖的参赛团队由信息与工程学院李以敏、第二临床医学院王长红、第一临床医学院蒋苏静三位同学组成,信息与工程学院教师刘婷指导。其选题《碎纸片的拼接》,需要对不同破碎程度、不同语言的碎纸片进行计算机的自动拼接,对司法物证的恢复等领域提供科学高效的方法。该题对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创新性的思维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参赛队员以其极具创新意识的tsp(旅行商优化模型)、最佳拼接二元树等算法、突出的程序实现能力和默契配合征服了评委。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数学学会主办,每年举办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参赛同学在72小时内完成模型建立、分析和论文撰写的全部过程。其竞赛内容充满挑战性,要求参赛者结合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数学、计算机技术及其他学科的知识,竞赛不限专业,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数学建模大赛,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基地,经寒暑假培训、校级选拔赛、省赛、国赛等多种方式、渠道来扩大学生参与面,积极为广大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和学科竞赛的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