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4月28日上午,学校在同心楼六楼会议室召开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会,邀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郁建兴教授做“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基本经验、问题与制度设计”专题报告。
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郁建兴围绕社会建设目标和任务的提出、什么是社会建设、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问题与不足以及社会管理的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
“社会建设目标与任务的提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讲座中,郁建兴列举了十六届三中、四中、六中全会以及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等关于社会建设的表述。他引用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是“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对于什么是社会建设,郁建兴认为,它不仅仅包括社会民生建设,还包括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能力建设。在谈到社会建设的主体时,他指出,社会管理应该由社会的自我管理和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共同构成,政府单一主体的“大包干”只能带来社会管理效率的低下和成本的上升,应该构建政府和社会多元主体,充分发挥社会的主体作用。
总结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郁建兴用四个“积极”进行了概括,即:积极转变发展理念与政府职能、积极创新公共事务的治理模式、积极推动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积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他同时指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集中表现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地方经验与国家制度设计之间的紧张关系,具体而言又可分为以下五点:社会管理形式严峻;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管理方式落后;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较为活跃,但总体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社会政策发展格局碎片化。
通过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郁建兴进一步指出,中国要赢得下一个十年,必须确立新发展理念,探索社会管理的制度化路径。要确立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核心价值,坚持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之路,实现体制改革的主体性内容从经济体制改革向社会体制改革的转变。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会建设制度设计路径,确立“政府组织内部的良性运行”、“社会体制改革”和“基于公民权利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作为社会建设的制度设计内容。要努力构建新社会体制,将社会建设创新纳入法治化轨道,为社会建设提供制度化保障。
校院两级中心组成员、社科部教师听取了辅导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