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走进历史,寻访百年足迹
  • 作者:陈靛琪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   编辑:梁洁华   浏览:7372
  • 编者按:

       温州医学院肇基于1912年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西医院校——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其后屡经变迁,于1958年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更名为温州医学院。作为浙江医学专门学校的传承者之一,在发展中发生了哪些故事?学校组织“穿越”团队,从今年3月底开始,分五批人马依次行动,从浙江省档案馆、图书馆,浙大档案馆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他们“穿越”历史,用史实还原过去,只为述说温医的点点滴滴。历史的画卷在“穿越”团队的努力中打开,也让我们“穿越”时光,一起追忆这百年的医学历程。

     

    翻开历史,有这些年份和事件值得温医人去关注。

    1912年,浙江省医学专门学校成立。

    1913年至1931年,学校三次更名,最后定为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

    1939年,英士大学奉令改组浙医专,学校停止招生。

    1943年,浙医专重新开始招生。

    1947年,升格成为浙江省立医学院。

    1952年,学校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

    1958年,浙江医学院一部分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更名为温州医学院。当年10月学校正式开学。发展至今,温医一直在奋勇前行。

    看似简单的数据,隐藏着不平凡的故事。是谁创办了温医的前身?百年中又发生了什么?……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述说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医学救国,首任校长韩清泉鞠躬尽瘁


    学校创始人韩清泉(左一)、厉家富(后右二)留学日本时的合影。摄于浙大医学部院史陈列室


    20世纪20年代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


    19217月,医专师生在校园内为韩清泉建立纪念碑亭 

    追本溯源,温州医学院的前身是于1912年在杭州创建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首任校长是韩清泉。

    韩清泉早年曾留学日本,1910年归国,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怀着医学救国的梦想,他与留日同学历家福和汤尔和等人在西子湖畔创建了国人自办的医学专门学校——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参加此次“穿越”之旅的高教研究所所长周健民说,“当时条件不好,资金拮据,韩清泉等人自愿只领取最低生活费,不收正式工资。”

    办学初期,条件异常艰苦。收集史料的档案馆副馆长洪冬微说:“第一学年学生们只能在民用房中上课。直到1921年,学校才有了自己的校舍。”但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韩清泉也坚持不收取学费,他和其余老师常到外兼职贴补学校的费用。

    1917年,韩清泉因历年劳瘁,体力不支,辞去了医专校长职务。但由于劳累过度,1921年春就卒于住所。洪冬微说:“常年的积劳成疾,让韩清泉校长在37岁就去世了,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医学事业。他们当时的那份情怀很让人感动。”

    19217月,医专的新校舍终于落成,但韩清泉却看不到了。学校师生为缅怀韩清泉创校治校的事迹,在当时的校园内撰文立碑,以志纪念。

     命运多舛,二度遭遇停办


    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校舍平面图

    韩清泉走后的第七年,医专遇到了一件大事。“停办”两字犹如晴天霹雳般在师生们心中生生地划开了一道伤口。“19289月,当时教育部负责人蒋梦麟以‘学校设备太差,无发展前途’为由,勒令学校‘停止招生,逐年结束’。”周健民查阅到这些史实时,犹自愤慨,“学校没有学生还怎么办下去!”

    因为医专校友、社会人士及在校师生的强烈反对,三年后——19315月,教育部撤销前令,学校得以继续招生。“医专的老师学生对学校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没有师生的据理力争,学校是办不下去的。”透过历史,师生们的热忱和执着,让周健民心存感动。

    命运似乎并不想厚待医专。同样收集史料的林雷发现,1939年医专又遭遇了停办的危机。“1939年正值抗日,英士大学成立,奉令医专停止招生,改组为英士大学医学院”,林雷翻阅着史料说,“这一次改组并没有真正成功,1943年,由于重庆等地的校友及校内师生的反对,浙江省教育厅被迫同意医专恢复招生。”

    颠沛流离,六次迁移校舍


     抗战期间学校迁徙图


    抗战时期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临海附属医院(杜棣华旧址)


    抗战时期的教学


    20世纪50年代浙江医学院

    医专在创立初期,就因用房问题在杭州市内数次变换校舍,但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搬迁发生在八年抗战期间。参与史料收集的张海智介绍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年1112日晚,医院、学校接到浙江省府的命令要在五日之内向浙西撤退,医专在反复考虑后决定迁往淳安。但还没过一个月,又迁往了缙云,1938年春迁至临海。”可迁移生活并没有在此结束,战争时期难免颠沛流离。“19398月,临海校舍被敌机轰炸,物资受到部分损失,慌乱中,学校马上改迁至天台。1941年春,天台告急,学校迁缙云壶镇。次年,敌机再次侵犯,学校又迁回了临海。”

    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医专终于回到了阔别九年的杭州。从杭州西迁淳安,到金华缙云、临海、天台,由此重返缙云、临海,最终归回杭州,一路的颠沛流离,学校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一路师生们异常艰苦,设备自己带,校舍自己找,风餐露宿,从未间断。”周健民说,虽然战争给人带了伤痛,学校元气大伤,但一路的坎坷却没有中断医专的生命。

    1947年,医专升格为浙江省立医学院。195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定名为浙江医学院。1958年,浙医的一批教职工从杭州奔赴温州,创立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更名为温州医学院。从那一年开始,温医翻开了历史新的篇章。


    “穿越”团队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


     “穿越”团队在浙江省档案馆查阅史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