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温医开展第三届校园文化品牌评选
  • 作者:洁华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   编辑:梁洁华   浏览:4512

  • 杏林志愿者服务社组建“7.23动车事故伤员志愿者服务队”,图为志愿者在接受培训

    护士礼仪文化展示

    学生宣传自己创作的微电影海报

    58上午,温州医学院第三届校园文化品牌现场评选交流会在同心楼六楼会议室举行。《光明日报》驻浙江记者站副站长、温州记者站站长陆健,《中国青年报》主任记者蒋韡薇,《温州日报》策划总监吴敏,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吕海鹏,校工会、学生处负责人等担任评委。

    学校从3月底启动本届校园文化品牌评选活动,共有20个校园文化项目参加评选。20个项目中有体现大学生多彩校园生活的文化活动,有体现师生社会责任感和大爱之心的慈善文化、志愿服务文化,有结合日常工作和专业特长形成的服务文化,有体现探索创新的科技文化,有以医院院报为传播载体的医院文化,有倡导“快乐体育 健康生活”的体育文化,也有利用微电影展现大学生青春和智慧的“微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在现场评选交流中,来自20个部门、学院、附属医院的文化项目代表,逐一对各自项目的设计理念、目标、思路、内涵、实施方法和过程、项目特色、工作成效和经验、影响范围、社会评价等方面,以PPT的形式结合视频等手段进行了生动的汇报。

    吕海鹏在讲话中说,企业从小型企业发展到规模性企业的过程,是企业从“人治”到“法治”最后到“心治”的过程。“心治”靠的是什么?是文化。文化建设对大到国家小到单位,都非常重要。校园文化既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和魅力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校把文化品牌作为文化建设内容的载体,能对学校文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非常有意义。吕海鹏希望校园文化品牌能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希望学校能通过文化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以文化人,让师生们的心灵达到“上善若水”的境界。

    陆健、蒋韡薇、吴敏三位评委进行了现场点评。他们认为,温州医学院的校园文化依托专业做特色,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泛,除利用传统媒体外,还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向社会扩大影响,显得非常有生命力,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达到了文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他们说,从平时与温医的交流中,从现场老师们的汇报中,了解到温医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在杭州建立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学校选择“百年传承”开展系列纪念活动,而不是选择“百年庆典”来热闹纪念,表明学校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作为媒体记者,关注学校,不仅是关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还非常关注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温医文化建设的丰富多彩,让他们深受触动,他们同时建议温医的校园文化品牌要注重整合,学会打组合拳,并注重与对社会对接,要让温医文化“墙内开花墙外香”,最终走向社会,让广大社会受众了解温医和温医的文化。

    近年来,学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单位以各种形式持续开展了以学生或教师为主体的多种文化活动,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形成了一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在此基础上,学校希望通过促进一批体现温医历史文化积淀,凝聚温医文化特色,具有示范性和可持续性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逐步建立起富有大学人文精神和校本文化特质、内涵丰富、品位高雅,与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大学文化。学校近年来采取每两年进行一轮文化品牌评选的形式,已扶持打造了10个校园文化品牌项目,若干个校园文化培育品牌项目,其中“名医故事会”项目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特奥志愿服务文化”项目获2010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用爱筑起生命的堤坝——温州医学院‘关爱生命’志愿服务二十七载砥砺前行”项目获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优秀奖。

    会议现场揭晓了本届校园文化品牌评选结果,结果见下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