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来临,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以“毕业五课”系列活动,为毕业生定制精神套餐,将理想信念、社会责任与专业使命融入其中,赋予他们远航行囊里的“闪药”力量。
“关键一课”,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毕业生前行的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与毕业生围坐交流,从生物医药国家战略高度剖析行业机遇,鼓励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现场“温医药苑岁月留痕”环节,博士生马建加分享跟随院士参与“肤生工程”公益活动的经历,展示山区义诊影像日记,诠释“药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如果说 “关键一课” 是为毕业生指引方向,那么 “希望一课” 则是传递温暖与希望的桥梁。毕业生发起“FGF?西望书舟”公益行动,将500余本闲置书籍寄往四川阿坝、西藏等地山区小学。带着批注的教材、科普读物跨越千里,成为连接山海的知识纽带,传递药苑学子的社会担当。
从传递希望到传承精神,“传承一课” 在 2025 届毕业典礼上温情上演。“地瓜赠礼”仪式令人动容。毕业生家长代表送上两篮地瓜,寄语学子“根深方叶茂”,扎根基层;祝愿学院“藤蔓连四海”,培育良材。这份礼物诠释了学院倡导的“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扎根大地、心系成长”的地瓜精神,瞬间点燃全场情感共鸣,成为镌刻在每位毕业生心中的独特记忆符号。
精神的传承需要坚守底线的护航,“清风一课” 便是为毕业生党员筑牢思想防线的重要一课。学院为毕业生党员开展“毕业廉政微党课”,这堂意义深远的党课,是组织在学子毕业启航前的殷切叮嘱。它引导即将投身社会的学子们坚守医者仁心、药者廉魂的底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系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未来无论身处何方,廉洁自律的红线永不褪色。
当廉洁的警钟在耳畔长鸣,“同心一课” 则奏响了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在“书记有约·共朗读”活动中,院党委书记王建波与15名少数民族学生结合两会精神探讨民族地区医药发展。回族学生马坚伊分享了职业规划,希望用专业建设家乡。学院将“朗读者”等思政品牌活动同民族学生需求深度融合,构建特色育人路径,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毕业五课”以创新形式与丰富内涵,构建起具有药苑特色的毕业生离校教育体系,为毕业生的青春征程点亮明灯,注入前行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