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筛查有助于提高相关疾病早筛的精准性。”今年温州两会期间,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曹高忠带来提案,关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尤其助力提高糖尿病早期筛查,反映基层群众呼声的民生小事,引来与会人员共鸣。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而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7%。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4亿人,位于全球前列。
温州市政协委员曹高忠。本人供图
曹高忠有30多年医务工作经验,他走访调研发现,糖尿病作为典型慢性病,其早期筛查与综合防治意义重大。就这一提案,曹高忠多次与温医大附一院内分泌科和信息部、温医大附二院信息中心、鹿城区松台街道水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人员展开探讨,了解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剖析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关键在于日常的血糖监测,这项工作大多依托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目前各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在数据实时共享上存在障碍。”曹高忠发现,患者血糖监测连续性数据未能及时共享,容易导致医生难以掌握患者真实病情,并实施连续健康管理;也会导致重复检查,加重患者经济与时间成本,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曹高忠(右二)与该院专家一起研讨糖尿病早筛。本人供图
对此,曹高忠建议,推动设立糖尿病智慧管理中心,整合智能血糖仪、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胰岛素治疗方案管理闭环,借助AI辅助筛查和决策技术等,提高糖尿病早期筛查的高效性、风险预测的精准性、诊断分型的准确性及并发症管理的前瞻性,助推糖尿病患者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管理。
眼下,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逐步在医疗领域展现优势。谈到胃癌早筛防治体系,曹高忠也赞赏先进技术应用助力各级医疗机构快速精准获取患者完整数据,他认为,运用人工智能模型深度剖析胃癌发展趋势,提升胃癌防治工作的精准性。
胃癌是全世界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国际公认通过早筛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癌症之一。据国家癌症中心与国际肿瘤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35.87万例,占全球胃癌发病的37.1%,死亡病例26.04万例,位居全球前列。
在温州市政协农工党界别组,曹高忠撰写的《关于构建温州胃癌早筛防治体系 共筑健康防护壁垒的提案》成为集体提案。聚焦胃癌的早筛防治,他也建议打造一体化胃癌早筛防治信息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接口规范,深度整合患者病历、检查结果、检验报告等诊疗信息,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全力优化胃癌患者转诊流程,精心制定标准化转诊指南,明确规定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条件,建立快速转诊绿色通道,保障患者能够及时顺畅转诊治疗。
政协提案推动民生实事。曹高忠曾带来关于老年期痴呆、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筛查建议,引起社会各界重视,连续被列为温州民生实事项目,温州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防治能力大幅提升,他期待更多提案建议真正让群众受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