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足见牙痛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程度。然而,对于高女士来说,这种疼痛在她面前都“不值一提”。因为她所经历的那种痛,就是被医学界誉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又被称作“隐藏在脸下的魔鬼”。53岁的高女士,大约两年前左脸感到疼痛,还伴随针刺感,十分难受。一开始痛感还不算强烈,持续几分钟后就会消失。可后来还是会反复发作,且一次比一次痛,经常在吃饭或刷牙的时候突然痛起来,只有静止或者捂住痛处后才能缓解疼痛。
一年前,高女士拔掉左边坏掉的牙齿后,感觉左脸疼痛不仅发作次数少了,程度也减轻了不少,就以为脸部疼痛是龋齿引起的。可近三个月来,左脸又开始出现疼痛且不断重复发作,刚开始服用卡马西平和止痛药还可缓解症状,但后来就没有效果了。几个月下来,频繁发作的疼痛对高女士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疼痛,她寝食难安,人都消瘦了许多。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涂明副主任医师接诊后,耐心细致地分析她的病情、综合研判,初诊考虑三叉神经痛,进一步头颅MRI三叉神经血管成像发现左侧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亲密接触”,很快,罪魁祸首找到了。
温医大附一院神经外科医护团队采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为高女士进行了手术。术后第二天,高女士就发现困扰自己多年的疼痛消失了,她难掩兴奋与激动的心情说:“从来没有感觉如此的轻松!”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如果你的面部、舌部有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疼痛,一刷牙就痛,洗脸也痛,突然出现,突然停止,而不发作的时候,什么事儿也没有。那么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可能正在经历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的、剧烈性疼痛,是最常见的面部神经痛。
三叉神经主要负责我们面部、口腔及头顶部的感觉,并支配咀嚼肌的运动。当轻触或刺激三叉神经痛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敏感区(即"扳机点")时,可激发疼痛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这一过程会使患者痛苦不堪,严重的还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日常工作和生活。
三叉神经为啥会痛?
三叉神经痛按照病因的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多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目前认为原发性发病原因是脑内血管与三叉神经搭在一起出现“短路”,造成神经脱髓鞘病变而引起疼痛。
易于“伪装”的三叉神经痛?
数据显示,三叉神经痛发病率为 4 ~ 27 /100000,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约8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就医时会“跑错门”。
伪装成“牙痛”
发病初期,最容易被误诊为牙痛,不少患者拔了好几颗牙也没能缓解疼痛,原来是看错了科室。
★ 牙痛的特点是持续性钝痛或跳痛,冷热刺激加重,无扳机点。
★ 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疼痛,突发突止。
伪装成“偏头痛”
★ 偏头痛的疼痛性质也为剧烈头痛,呈搏动性、刺痛及撕裂痛或胀痛,会反复发作,但偏头痛一般是在疲劳、月经、情绪激动不安时诱发,每次发作前都会有先兆,如视物模糊、闪光、暗点、眼胀等。
哪些情况可能是三叉神经痛?
如果您满足下面三条,那么应该求助神经外科医生了:
1. 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烈疼痛,可呈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疼痛,多突发突止,每次可持续数秒到数十秒;
2. 不发作时完全正常;
3. 吃饭、洗脸、刷牙、喝凉水,甚至不小心摸了一下脸的某一区域,都可诱发疼痛发作。
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药物治疗】
首选卡马西平,对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约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晕、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
【手术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MVD)
MVD手术是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医学界公认根治该病的标准方法,该手术技术成熟,操作简单,风险较小,效果很好且立竿见影,罕见复发。手术需要开颅探查找到压迫神经产生疼痛的“责任血管”,并加装一个“绝缘套”将其隔离。适合身体条件较好、能够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
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PBC)
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 “微创球囊压迫术” 已成为三叉神经痛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无痛、无紧张情绪(病人舒适感强)、不需要术中病人配合。
适用于:
1. 部分三叉神经痛病人因高龄、经济困难、不能耐受或恐惧开颅微血管减压手术;
2. 微血管减压术、射频治疗、伽马刀等治疗无效或复发的病人;
3. 影像学检查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相对困难或风险较大。
如何预防三叉神经痛?
1. 饮食要有规律,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食物,不宜食用刺激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寒性食物等,饮食以清淡为宜。
2. 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以免诱发板机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洋葱等。
3. 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不宜疲劳熬夜,保持充足睡眠。
4.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